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即墨:转换动能 绿色发展底色更鲜明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青岛市即墨区牢牢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成长,努力在先行区建设中争当“关键变量”。

持续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

卷线、组装、浸漆、包装,项目一期5万多平方米的崭新厂房内,各生产环节井然有序;器械轰鸣,焊接、吊装、加工钢筋,项目二期现场,建设人员正顶着炎炎烈日加紧施工。项目一期刚建成投产不久,二期又马不停蹄地进入建设当中,这是记者在即墨区蓝村街道云路绿色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看到的场景。


即发集团龙山工业园的一处数字化纺纱智能工厂项目安装调试生产设备


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成长是即墨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山东省优选项目,云路绿色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9.6亿元,占地面积77亩,新建磁性元器件生产车间、研发车间、办公楼及配套设施,主要进行磁性元器件等产品研发、生产。

投资结构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即墨区印发《青岛市即墨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围绕六大主导产业、聚力发展15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以海洋经济为特色、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链群化、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即墨区把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力提速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即墨区60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100%。区级干部带头、镇街部门联动抓招商,上半年走出去招商300余次,与100多家重点企业及65家社会化招商机构建立联系,新签约项目33个,其中过50亿元项目4个。

企业转型,政府助力。即墨区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加强环评服务和要素保障,强化土地、能耗、资金等重点要素对接,积极服务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以投资项目的有效落地实现稳增长、促转型。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是翅膀。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中小企业示范区,即墨区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将数字作为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转变。

据悉,为高规格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即墨区编制出台《即墨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吸引要素资源加速汇聚,打造多元开放应用场景,培育活跃繁荣产业生态,遴选重点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及优质服务商结对开展数字化能力建设,总投资超1.4亿元,打造出即发集团B2M“服装工业大脑”、日辰食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柔性制造、瑞华集团柔性快返制造等一系列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引领全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走深向实,“平台+”赋能体系不断实现新突破。

降碳提质并举

在即墨区的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里,负责涂装车间的工程师崔明通给出一个数据:汽车制造的主要废弃物是污泥,即在涂装车间里,产生的污水经物化及生化处理等程序后,形成含水率75%左右的湿污泥,一年约有900吨。

如何让“湿污泥”不湿?自2021年11月开始,公司开启污泥减量化项目,通过除湿热泵对污泥采用热风循环冷凝除湿干化及闭环循环的干燥过程,出料污泥含水率降到30%,共实现污泥减量684.693吨,污泥固废减重55%。除了污泥减量化项目外,盐析法—废水性溶剂源头减量、精馏法—废溶剂型溶剂循环利用、光伏发电、余热回收等一系列绿色减排项目相继开展。盐析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每年为公司减废1800吨,降低生产成本600万元,极大减少了危废的产生和降低了处理费用;精馏法每年为公司减废250吨,降低危废处理费用150万元,同时节省新鲜溶剂150吨,降低新鲜溶剂费用200万元。


即墨经济开发区新貌


向绿而行不只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更是市场的风向所在。

染色不用一滴水,不用化学助剂、无污水排放、二氧化碳可回收再利用……日前,青岛市即墨区即发集团牵头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产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定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十大颠覆性创新技术之一,并上榜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

传统染厂是用水大户,每染1吨纺织品约需要100吨淡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污水,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水的排放是长期制约全球纺织业发展的公认难题。即发创新研发了无水染色技术,利用二氧化碳为染色介质,在超临界条件下,将染料溶解并渗入到纤维孔隙,使染料快速均匀地染到织物上。目前企业无水染色项目年产能可达1000吨,染色效率可从传统水染8—12小时缩短至3—4小时,非常受市场欢迎。

以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为重点,即墨紧锣密鼓加快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目前,即墨近40%的热镀锌企业已完成或正进行搬迁升级,生产废水实现了零排放;60余家纸张印刷企业全部采用水性、植物油基等环保油墨,14家凹版印刷企业升级了污染物防治设施。今年以来,即墨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规模3.12万千瓦,一季度能耗强度下降8.75%;通过铁腕治污、精准治霾、强力攻坚,即墨区空气质量大幅改善,PM2.5、PM10累计浓度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6.95%。

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帮助下,公司新装了3套旋流塔+RCO废气处理设施,采用燃烧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处理,采用沸石分子筛进行吸脱附。可年减排挥发性有机物约3.64吨,获得了108万元的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青岛东一胶带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张选平介绍,新启用的有机废气治理再提升技术改造项目,使得公司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下降了91.3%。近年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帮助6个重点涉气项目“量身定制”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申报清单,争取到中央资金800多万元,充分调动了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的积极性。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工人在精整车间吊装非晶薄带


即墨区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四减四增”工作,突出重点、持续发力,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6月底,全区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半年,全区4处国省控断面均达标,墨水河入海口、墨水河西城河和棘洪滩水库水质均实现跃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两处国控地下水点位水质稳定达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崂山湾省级美丽海湾正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擦亮绿色底色。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编制完成纺织服装、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产业链行动方案,推进链长负责制,引导链主企业发挥龙头作用,积极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公转铁”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深入细致调查辖区采用公路运输大宗货物的企业,按照“宜铁则转铁”的原则一并纳入“公转铁”推进范畴。协调青岛港即墨港区通过招商引资、划拨高税源业务板块等方式,探索建立即黄班列市场化运行模式。

扎实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责任管理,将能耗控制目标分解至各镇街及功能区,严格责任落实和评价考核。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定期调度分析全区能耗消费情况,及时掌握全区能源消费情况和变化趋势。2023年第一季能耗强度下降8.75%。

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督促即墨区热电厂、青岛新源热电完成机组关停工作;推进森麒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即发龙山燃煤锅炉生物质技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加大新能源利用力度,坚持集散并举,鼓励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项目,科学布局、稳妥有序推进垃圾发电项目,争取华润市场化并网指标100兆瓦。2023年全区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规模3.12万千瓦。

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电联办。开展主动送电上门,实现新能源车主购车办电一站式办结,为4S店销售经理等相关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现场解读电动汽车充电电价政策、解答充电桩线上办理疑惑。供电公司与4S店签订协议,营业服务人员与销售经理均建立联络关系,订车后第一时间将客户信息传递至供电公司,由供电公司主动联系客户,前置充电桩办电业务,实现客户到店买车、买桩、办电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实习记者 毛梓轩 通讯员 梁之磊 刘海豹

责任编辑:李冬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