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小记者探访中国大洋样品馆 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

海洋不仅孕育着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还蕴藏着许多待开发的宝藏,是人类社会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疆域。8月22日,青版财经小记者来到中国大洋样品馆,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

小记者合影留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采访讲解员老师

走进神秘的“大洋样品馆”,讲解员老师耐心地给小记们讲解来自深海的生物标本、矿石样品。小记者们既兴奋又好奇,认真听讲,近距离感受着大洋深处的神奇魅力。

小记者参观中国大洋样品馆

讲解员老师告诉小记者:中国大洋样品馆隶属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运行,是承担我国深海样品接收整理、安全保存、共享利用、成就展示、科普宣传及相关事务的专门机构。自2001年接收大洋样品以来,大洋样品馆已接收保存了近70余个大洋航次自世界三大洋采集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岩石、沉积物、海水等样品,为国家积累了丰富的深海科技资源。

小记者观看我国深海装备模型

我国深海装备模型

小记者们观看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仿真模型、“大洋一号”科考船模型、“向阳红01号”科考船模型、远程控制水下机器人模型、多金属结核集矿机模型等模型和海底的多种战略金属资源标本和海底生物标本等。

小记者参观“蛟龙号”模型

在巨大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前,讲解员老师介绍道:这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可下潜7000米以上。“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研制成功,突破了“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大容量蓄电池”等深海重大装备共性技术难题。

小记者了解全球深海探索

小记者了解海底的多金属结核

小记者观看“大洋一号”科考船采集的海底矿石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等元素的统称,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美誉,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等13个领域40多个行业,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高新装备等领域。深海红黏土沉积中稀土含量高达0.5%,尤其是富含重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潜在资源。

小记者观看蛟龙号作业时的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的小记者们

小记者观看“大洋一号”模型

深海缺乏阳光、静水压力大,是黑暗、低温、高压的特殊环境,形成了独立于光合作用的独特“黑暗食物链”,研究特殊环境中的这些独特物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小记者观看“蛟龙号”内部结构

最后讲解员老师自豪地向小记者们说道:我国在深海技术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国际义务履行、深海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正在走向世界深海舞台的中央,为全人类和平利用深海资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观看陆地上的矿物质

小记者采访讲解员老师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小记者们不仅丰富了海洋知识、增强了海洋意识,还被中国大洋科考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深深感染,同时也激发了小记者们对海洋探索的兴趣。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李冬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