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身努力干出一番成绩!”这是刘广齐在刚刚进入海信集团平度工厂时给自己立下的誓言。从农民工到车间工人、特级技师,从维修班班长到“青岛市劳模”、“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再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条路他走了16年。
2019年10月,海信集团成为青岛市首批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单位之一。2021年11月,海信集团又成为首批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单位,2022年9月,刘广齐经过层层筛选、考核,成为海信集团首批6位特级技师之一。成为特级技师后,刘广齐每月从公司领取的技能补贴翻了一番,薪酬水平比普通的研发工程师还要高。“本来以为高级技师是我们一线工人技能等级的‘天花板’,现在有了更高等级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这拓宽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通道,提高了我们的职业认同感。今后我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技能人才坚守生产服务一线。”
“新八级工”助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
刘广齐所说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就是2022年3月我国建立并推行的“新八级工”制度。在国家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中,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为八级,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并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促进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刘广齐曾经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2006年进入海信平度工厂,从最基础的一线操作工做起,凭借好学的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入职7个月就升为班长。升职之后,刘广齐没有放松技能提升的各种机会,他继续勤学苦练,对业务精益求精,打磨自己的业务专长,快速成为工厂业务最精湛的钳工,实现由一名普通农民工向公司高级蓝领的转型。
刘广齐在工作中
2023年6月,山东省人社厅下发《关于在企业试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通知》,对评聘首席技师提出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办法。海信集团第一时间提出了开展首席技师评聘试点的申请,这让刘广齐又看到了新的奋斗目标,要争取成为公司首个首席技师。“‘新八级工’不但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也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扎根技能岗位,只要努力,一样可以成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公布后,企业对建立“新八级工”制度热情高涨。青岛市先后有海信集团、青啤集团等10家企业开展了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并比照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落实相关薪酬待遇,目前已评聘特级技师43人,纵向打通了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与此同时,横向打通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隔离墙”,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与高技能人才“双向发展”。支持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评价,目前,技能人员职业(工种)与8个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实现职业发展贯通。按照《关于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人社发〔2020〕16号)》等相关文件,整理14类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与608个技能类职业(工种)的对应关系,着力培养“工程师+技师”复合型人才。
1.6万人次获得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自2019年青岛市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已有610多家企业完成自主评价备案工作,涉及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覆盖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医养健康等多条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市已备案企业累计评价技能人才5.4万人次,获证人数达3.1万人次,其中1.6万人次获得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占总获证人次的51%。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的郭磊,是集团首批聘任的特级技师,是“振超团队”核心成员、中国交通运输部职业技能考评专家委员会成员(水路组)、中国港口工匠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郭磊投身港口生产一线24年来,始终不忘报国初心,胸怀“国之大者”,精益求精强技艺,立足本职谋创新,九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用技能擦亮“中国效率”服务品牌。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成长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的世界级港口产业领军人才,为山东港口集装箱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磊在工作中
郭磊在干好本职的同时,以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己任,一直致力于为企业培养一支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他将自创的集装箱装卸岗位绝活和安全高效操作法无私传授,这些年先后培养徒弟35名,其中6人成为高级技师,15人晋升技师,4人获“全国交通系统技术能手”称号,全部都成长为“振超团队”的核心技能人才。
2021年下半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0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青岛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通知》,鼓励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不断壮大企业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技能支撑。
“实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后,我们的技能人才队伍更加稳定了,今年的技能员工流失率降低20%以上,现场产品操作不良率下降15%以上,真正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负责人万晓东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技术指导、质量监管两大职能开展工作,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提升技能人才评价的科学性、精准性、权威性,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切实增强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为我市乃至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青岛市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与促进中心负责人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