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技养人。习得一技之能,将来安身立命,这是马成宇初中毕业后最初的想法,虽是迫于无奈,但也非常现实。面对父母的反对,马成宇选择了坚持,最终进入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就读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
马成宇在比赛中
踏入海院校门那一天,马成宇第一眼就看到了教学楼上镌刻的“蓝色的梦,要靠脑和手去实现”名言,看到了闪亮的“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的国家集训基地”扁牌,也认识了曾获第45届全国技能大赛第五名而入选国家队的楚海洋学长,认识了曾获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第五名而入选国家队的张栋梁学长。“原来在技校学技能也会如此精彩,这就是我梦想的舞台。”在那一刻,进入世赛集训基地成了马成宇的目标,一颗圆梦大赛的种子在他心里慢慢生根发芽。
立定目标才能飞得更高。学长们刻苦训练勇获荣誉的事迹激起了马成宇强烈的好胜心,他不再满足于最初的掌握一项技能,而是要登上技能的高峰,要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灿烂天地。马成宇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学校的世赛集训基地。在向老师详细了解了进入集训基地的条件后,他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专业理论,在实训室里潜身修炼专业技能,入校第一学年的成绩名列班级前茅,最终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进入大赛集训基地学习的机会。
马成宇在比赛中
曾国藩有言:“求业之精,别无它法,日专而已矣。”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如何才能做到“专”呢?唯有勤学苦练。进入基地的第一天,马成宇牢牢记住了徐立山老师的教诲:“我们不强迫任何人留下,如果你哪天说我太累了不想训练了,可以退出,绝不阻拦你;但是,选择留下就要好好训练,一旦你主动选择退出大赛车间,就没有机会再回来了。”他暗暗下决心,既然进来了,就一定要留在这里,一定要勤学苦练,做同一年级中最棒最优秀的那一个。两位学长一步步走来的经历让他明白,登上大赛舞台不是只凭想象就能做到的,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流下更多的汗水,唯有如此才能脱颖而出。
基地训练的时光有开心也有失落。最初,马成宇有些工作做得不好,老师们会给予指导,解决问题后会豁然开朗,但当他犯同样的错误时,就会受到批评。这时,他便会拿出小本子,记下问题所在,在休息时间反复翻阅揣摩,避免下次重复出错。日常训练是非常枯燥且乏味的,几乎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寒暑假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训练,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做着重复的工作,过着一样的生活。休息日,马成宇在训练;闲暇时,他还在训练;在节日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他也在练。马成宇每日与工具、零部件、管路朝夕相处,有时感觉它们是最好的朋友。虽然有时索然无味,但马成宇坚信:心血汗水不会白流,不付出哪有收获?
马成宇在比赛中
什么是成长?昨天、今天、明天,春华秋实,这就是成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中,马成宇心怀梦想,坚持不懈,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娴熟的实操技能。向着既定目标,马成宇一步一个脚印,经历青岛市选拔赛、山东省第一届技能大赛,一路过关斩将,翻越一座座曾经感觉不可逾越的高峰,2023年成功入选山东省参加国赛选手的代表队。在这个过程中,马成宇真切的感觉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不单单在知识和技能上方面,更是在内心方面,都在不断的成长提升。
在2023年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因为比赛经验不足,马成宇出现了失误,其中一个零部件出现了问题,进行系统安装时没有完成对应的模块,这影响到了他的心态,导致他一度比较紧张。此时,马成宇用老师的教诲鼓励自己:“稳住心态,不要慌,出现问题不要紧,重要的是找出问题;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要静下心自己去找到办法,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去教你,当你解决了问题,你就成长了。”他迅速调整稳住心态,利用后面的时间及时弥补了漏洞,最终没有影响到最终成绩。马成宇认为,比赛不仅仅是对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临场心态和综合素质的考验。
马成宇在比赛中
马成宇始终坚信: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此次能够获得代表山东省参加国赛的机会,距离自己的世赛梦想又更近了一步,感谢此次大赛平台给了我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我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更加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努力争取好成绩,为山东省增光添彩。”马成宇这么说。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正如海院校歌所唱的,希望从这里启航,迎着那灿烂朝阳!满怀蓝色的梦想,大海伴我们成长!“我将以此次大赛为新的起点,树立技能强国远大梦想,瞄准更加远大的目标,敢于直面挑战,勇于突破自我,尽快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马成宇说,未来的路,无论成功与否,都将初心不改,坚持梦想,笃行致远,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砖添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臧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