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青岛科技活动周在青举行。作为海洋领域战略性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和科学技术协会于5月20日至5月28日同步举办了以“Hi Ocean”为主题的海洋科技活动周活动。
活动周期间,海大先后参与、协办青岛市、崂山区科技活动周与科技创新展等科技活动,推出的系列特色活动获得各级媒体广泛关注,线上科普专题点击量达三万余次,线下活动吸引了全市千余名中小学生及市民走进校园,共赴海洋科技盛宴。
科普“本土化”
服务社会见实效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海大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的蓝图,为打造海洋科普平台凝聚工作合力。在青岛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技创新展上,海大现场展出了该校研发的系列水下机器人等多项科技成果;海大与崂山区科协、海尔集团共同举办崂山区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点亮精神火炬”无限探索季活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红岸受邀作报告。
此外,围绕科技周的主题,海大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等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包含科普场馆参观、互动实验等多个板块。以往“高大上”的实验室和设备揭开神秘面纱,“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市民看到了海洋科技的魅力,让更多学生种下了经略海洋的梦想。
全民“总动员”
海洋科普写新章
为进一步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以创新和科普的双重动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正是海洋科普的追求。5月24日,学校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活动在行知楼报告厅举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洪为以《海的味道我知道—海鲜原料、风味与安全》为主题举办讲座,用通俗的语言科学诠释了“吃”海鲜所涉及的食品学问。讲座获山东教育电视台和青岛海洋科普联盟直播平台向全社会公开推广,点击量超3万次。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云南绿春一中、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贵州煎茶中学、贵州乌江中学师生同步收看直播。在学校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将“海的故事”带到“山的那头”,让全国的青少年都有机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这样全民“总动员”的活动不在少数。带领公众畅游生物博物馆、让孩子们通过VR参观海洋微世界、观看“地球板块构造运动”3D动画演示、亲手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在互动中探索“微观下的世界”和“地球脉动”、体验趣味化学实验“水中花园”和“火山爆发”的乐趣……层出不穷的科普活动形式背后,是激发青少年科研梦想、科研志向的初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通讯员 宋欣 尹文月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