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胶州法院开展集中拘传行动  4人被司法拘留

近日,胶州市人民法院出动警车12辆、执行干警48人,兵分三路到胶州市11个镇街开展集中执行、集中拘传行动。当天,执结案件10件,执行到位金额25.6万元。其中,8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在执行现场履行还款义务,11名被执行人被拘传至法院后,2人履行还款义务,5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4人被司法拘留。


开展集中拘传行动现场

案例一:

执行法官不放弃

十年陈案终执结

2013年,张某在开超市期间与杨某发生买卖合同纠纷,胶州法院判决被告杨某支付原告张某货款1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杨某未履行付款义务,原告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被执行人杨某系外地人,在胶州没有固定住所和工作单位,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未发现其名下有任何财产,致案件一直未执行到位。十年间,执行法官根据申请执行人张某提供的地址多次寻找杨某的下落,但均未果。

2022年,执行法官再次与申请执行人张某取得联系,张某在电话中表示:“这么多年了,你们都没找到杨某,我已不抱任何希望了。”执行法官鼓励他说:“我们都没放弃,你也别放弃啊!”在执行法官和申请执行人张某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锁定了被执行人杨某的住址。

近日,执行干警到达某小区,经过周密规划,顺利将小区单元门打开,在敲开被执行人杨某房门的瞬间,杨某说:“真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们还在执行,真是服了你们,我这就给钱!”收到案款的那一刻,张某激动地对执行法官说:“感谢你们十年来不抛弃不放弃,终于帮我拿回了钱!”

案例二:

执行法官“从天而降”

“老赖”乖乖履行义务

韩某拖欠孙某多年劳务费未付清,经过双方结算,到2022年,韩某还欠孙某劳务费2000元。2022年9月,孙某一纸诉状将韩某诉至法院。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韩某承诺于2022年12月1日付清欠款。不料,还款期限届满,被告韩某再次食言。

孙某向胶州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第一时间与被执行人韩某取得联系,韩某一直称手头紧、没钱,执行法官通知韩某到法院说明情况,他说没时间,后来竟玩起了失踪。

近日,执行干警一行来到了位于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某村的韩某家门外。通过门缝,执行法官看到韩某在家,隔着门说明来意,但韩某不开门。执行干警周兆佳仔细观察周围地形,发现有一侧院墙外堆了很多杂物,距院墙顶不足一人高的距离,他灵机一动,与一名法警配合翻墙进入韩某居住的院里,向正在院内的韩某依法亮明身份后,韩某乖乖跟随执行法官到法院。在执行法官的批评教育和执行震慑下,韩某当场让家人送了2000元到法院,并现场交付给申请执行人孙某,案件得以执行终结。

案例三:

母亲拿3万元积蓄替儿还债

被执行人幡然醒悟达成和解

王某借张某8万元未还,张某申请强制执行后,执行法官查询被执行人王某微信、支付宝及银行账户,发现王某余额均为零,通过不动产和车管所查询,也均无财产。

近日,执行干警一行来到被执行人王某家门前,王某的母亲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将自己所有积蓄3万元拿出来替王某还款。被执行人王某羞愧难当,坚持要跟执行法官到法院接受拘留措施,也不愿意动用母亲的养老钱。执行法官将被执行人王某拘传到法院后,悉心释法,并帮其分析利弊,其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诺其一定好好工作,尽快将该笔欠款还清。申请人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答应给王某一次机会,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

案例四:

拒不履行义务不报告财产

被执行人被司法拘留15日

杨某在胶州市李哥庄镇经营一家餐馆,其拖欠李某劳务费1万元未付。执行法官多次与杨某沟通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但其一直未履行。执行法官冻结了被执行人杨某的银行账户,依法对其采取了限制消费措施,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期间,执行法官多次通知被执行人杨某向法院报告财产,但其一直未露面。

近日,执行干警来到杨某开设的餐馆,发现大门紧闭,敲门不应。执行干警正准备前往下一家被执行人住所,正巧遇到杨某妻子出门送孩子上学,执行干警亮明身份后,杨某妻子说杨某没在家。执行干警上楼发现,杨某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执行干警对其进行强制拘传,带回法院。虽然杨某开着餐馆,但是通过查控,其名下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对其进行释法明理,若再不履行义务,也不如实报告财产,将对其采取15日的拘留措施,若查明其隐匿财务状况后,以其涉嫌拒执罪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杨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也不如实报告财产,胶州法院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并宣读了司法拘留通知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郭倩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