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国有企业筑底企稳 去年市直企业资产总额达2.74万亿元

3月6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青岛市国资委发布“担当作为 实干争先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主题内容,介绍国资国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亮点成绩及下步举措。

新闻发布会现场


青岛市国有企业体量大、带动力强,在全市经济大盘中占有的分量比较重。发布会上,青岛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蔚用一连串详实的数据,介绍青岛市国资国企在承压奋进、砥砺前行,总体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改革攻坚纵深推进、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态势。截至2022年底,市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7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03.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2.7%;市、区两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6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971.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30.5%,国有企业实现筑底企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年新开局,青岛国资实现开门红。今年1月份,市直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7%、6%、17.8%,市、区两级国有企业三项指标分别同比增长12.4%、6.8%、75.1%。

实现三个稳增长,支撑国资国企向好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稳增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用好出资人支持政策,创新实施三大稳增长抗疫情考核激励措施;用足国家、省、市的金融扶持、减税降费等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2022年,青啤集团、国信集团、饮料集团等企业利润实现逆势稳步增长,市直企业整体营业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抓紧项目建设稳增长。全力推进市直企业匹配城市战略“双千亿”工程,百个总投资额4953亿元的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52.72亿元,超额完成投资计划,一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提前竣工,重大产业项目如期落地,为城市品质提升和24条产业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注重提质增效稳增长。向管理要效益,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工作活动,推动12户市直企业全部完成186项对标提升任务,海湾化学、青啤集团、澳柯玛股份等3家企业4个项目入选全省“标杆企业”“标杆项目”“标杆模式”。向存量要效益,“一企一策”推动监管企业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纳入治理范围的59户重点亏损子企业,实现了由2020年末整体亏损6亿元到2022年6月底整体盈利1.47亿元的转变。

实施多项深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坚定有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改试验两项重大改革任务。三年行动95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实现高质量收官,连续两次获得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A级评价,综改试验113项具体改革任务全面推动,多项做法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典型案例。

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健全。完成外部董事占多数工作,配齐配强董事会组成人员;市直企业子公司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启动市直企业集团层面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改革。2022年青啤股份、海发集团入选全国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

市场化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实现“3个100%”,即监管企业集团层面经理层成员100%实现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市直企业所有新进员工100%公开招聘,市直企业全员绩效考核100%全覆盖,企业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进一步激活。

监管与服务并重,保障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深入开展民企挂靠国资问题综合整治、国有投资公司经营合作和资金使用专项治理等工作,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规范经营投资行为。创新形式,与“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市直企业董事会报告年度工作。整合出资人监管与纪检、巡察、审计等监督力量,构建各类监督主体统筹衔接的国有资产大监督工作机制。督促市直企业做好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全面履行责任追究职责。

加强国资监管制度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配套细化为148项具体工作措施、70项重点工作,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全省率先出台“十四五”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大数据监管系统二期建设;出台公益性业务分类指导核算意见,对市直企业不同类别业务实施分类核算。

强化服务提升。按照“企业有所求,我们必有所应”的工作理念,建立服务企业机制,着力解决困扰企业的难点痛点问题,形成“事要解决”实事项目清单,12项问题已全部完成;协调历史沿革存在瑕疵未办理不动产过户问题,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19宗。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服务驻青国企发展,累计为70余家会员单位协调解决140余个问题和困难。

重点三个聚焦,落地落地“一增一稳四提升”

今年,青岛市国资委引入“一利五率”,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的总体要求,即:实现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市国民经济增速,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进一步提升,通过“三个聚焦”落实落地。

聚焦提升质量效益精准发力,引导市直企业在发展质效上实现新跃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发挥考核引领的指挥棒作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在指标选取时,突出质量效益原则,既体现市直企业效益规模的利润总额,也体现企业高发展质量的净资产收益率,对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连续下降的企业,设置相应短板指标,推动企业持续提升价值创造水平,实现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的利润,切实承担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聚焦服务城市发展战略精准发力,突出践行使命担当,全力推动市直企业积极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任务。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产业,聚焦实体经济,处理好市场化经营与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的两者关系,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对市直企业承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公益性业务实行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加强激励保障,从考核、分配等方面多个手段给予政策支持,对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重激励。

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建设,推动市直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考核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今年,在落实考核加分、利润加回、投入加大、激励加码、改革加力、容错减压、保障工资等一系列举措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激励保障工具,向“前”延伸,探索加强基础研究支持举措;向“后”延伸,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支持力度。同时,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的落地,加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的实施力度,将更多科技人才和技能领军人才纳入激励范围,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加速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企业增强创新效能,掌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国企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胡利颖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