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早晨6时,青岛市残联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20名成员准时到达市南区金门路街道大尧社区、逍遥社区四个核酸检测点,配合市南区开展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建中到各个站点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现场纠正工作存在的问题。这是市残联党组坚决落实市委要求,把抗击疫情作为检验“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效,以作风能力提升激发促进残疾人事业全新突破的实际行动。
全面贯彻总体部署
以“事争一流的标准”促事业发展
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市残联党组全面贯彻市委关于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总体部署,立足残联自身职能,以“事争一流的标准”实现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干部作风能力。
走访调研
活动开展过程中,市残联党组坚持紧扣“改进作风强能力,提振精神创新突破,推动本职工作争一流”主题,聚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需要什么作风、要有什么担当、如何真抓实干” “抗击疫情勇担当,我为党旗添光彩”“转作风、强能力、携手助残”等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主题活动。党组成员带头领题调研,带领相关责任部室、单位开展“三访三查三问”大调研行动,深入10个区市、100余家机构征集基层意见建议,广泛收集基层好建议好点子,围绕残疾人关心的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等民生领域,梳理形成一批“事要解决”实事项目、基层好建议好点子、基层好经验好典型。
对标先进找差距
市残联党组广泛开展“牢记嘱托•建功有我”大讨论,制定《青岛市残联开展“牢记嘱托•建功有我”大讨论实施方案》,组织各部室、单位负责人找准问题、亮明目标、定实措施、谋划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找差距,形成目标清单、问题清单、创新突破项目清单,查摆问题4项,制定工作目标7项;推出创新突破项目6项。在此基础上,市残联党组开展了“四项治理”活动,组织各党支部聚焦精神状态,聚焦群众观念及服务残疾人情况,聚焦工作落实,针对不同特点、不同情况,开展个性化的专项治理。
走访调研
作风能力提升实现事业新突破
作风能力提升带来工作可喜变化。青岛市残联助力乡村振兴举措更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帮扶工作,确保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制度保障和帮扶举措。青岛市残联构筑民生保障底线更牢,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兜牢了“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落实残疾人个体户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意外伤害保险、残疾学生教育救助和奖励等政策,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更加稳定,各项保障性惠残政策惠及受益人员30万人次。青岛市残联各项就业帮扶措施更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市级政策,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政策支撑;开展“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策”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大赛和就业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举办“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主题活动,辅助性就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今年已新安置1200余名残疾人就业。
走访调研
作风能力提升也使青岛市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新突破。首先是残疾人康养服务品质实现新提升。青岛市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为契机,创新“平台+”服务,打造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于一体的半小时综合服务圈,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品质生活需求。今年,青岛市已为2300余名残疾儿童提供精准化康复救助服务,为5000余名困难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受训听障儿童普小入学率达98%以上。其次是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青岛市持续深入推进“学听跟”专项活动,通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组织800余户残疾人家庭参与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由青岛市残联具体承担组建、集训和备战任务的国家残奥冰球队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青岛市残联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青岛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夺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总分数三个第一。第三是助残关爱扶助方式实现新突破。青岛市开展“帮助残疾人收看有线电视”“同在阳光下,让爱伴我同行”“大家一起献点爱,携手奋进新时代”等爱心助残活动,为600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免费收看三年,筹募款物500余万元,帮扶7000户残疾人家庭。
实地督导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臧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