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公示了2022年度“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名单,全市共167家企业入围。其中,城阳区有36家企业上榜,数量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城阳区围绕建群强链、育苗倍增、创新赋能、要素保障等方面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加速器和新引擎。特别是2022年以来,城阳区为振兴实体经济持续“加码”,开启了新一轮实体经济升级之路。
首位产业“领航”现代产业集群
拥有22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产品本地配套率48%,生产的动车占全国运营动车组约50%,地铁车辆约占全国22%……城阳区,是当之无愧的高铁重镇。
实体经济是城阳区发展的“家底”和优势所在,其中轨道交通装备是城阳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链之一,也是毫无疑问的首位产业。
为持续提升产业首位度,城阳区坚持“链”上发力,做大轨道交通装备朋友圈。目前,《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制定出台,中车四方股份入列链主企业,产业链图谱精准绘制,链上企业纷至沓来:总投资15亿元的中车电动汽车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中车四方所科技创新园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海尔智慧模具产业园项目以及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落户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
要加快建设“四区一园”,全面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就要全面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方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此,城阳区发布三年行动方案,为振兴实体经济再次“加码”:聚焦15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建群强链、育苗倍增、招大引强、创新引领、载体提升、金融赋能和人力资源提升等七大行动,培育一批供应链稳固、要素链完备、创新链活跃、“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中车四方股份等16家企业获得第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证书,易邦生物等30家企业获得企业发展奖励资金1.17亿元……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城阳区发布了第一批16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以及获得助力企业发展奖励资金的30家代表企业名单,掀起城阳区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热潮。
项目建设“夯实”企业根基
“奖励和而泰智能制造项目引荐人春光里100万,均和供应链项目引荐人国凯49万……”前不久,城阳区首批社会化专业招商奖励资金509万元发放到引荐人手中,折射出城阳区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撬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魄力。
项目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压舱石”。城阳区由“链长”统筹全区项目资源、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实现项目从洽谈签约到投产运营全流程管理。城阳区持续推行重点项目“区领导包联”“工程化管理”“挂牌督战”等工作机制,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磊鑫都市智造园、投资6.5亿元的均和云谷等重点项目建设。
为加快项目落地开工,优化营商环境,城阳区针对项目开工提供自选菜单服务,针对已有意向、但还未拿到用地手续的项目,提供“模拟审批”菜单服务,满足“拿地即开工”需求。2022年,城阳区(含高新区)有53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其项目数量、质量、规模都比去年有了明显提升。1-8月,城阳全区签约过亿元项目71个,计划总投资832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和“四新”经济项目占比55%,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个。
此外,城阳区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放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靠市场机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天安数码城园区获评成长型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全区39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市第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审核立项;高测股份、国恩科技、威奥轨道入选第28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38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数量均列全市第一。
将企业家摆在“C位”的政府
“真切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信心在城阳区这片热土上,把企业做大做强。”近日,青岛益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城阳区委区政府发来了感谢信。
益青生物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全自动机制空心硬胶囊的骨干企业之一,近日,受疫情影响,该公司相关医疗物资产品运往外地的运输路径受阻。在公司上下万分着急时,城阳区交通运输局及时提醒可以办理重要物资运输通行证,公司立即申请办理。其间,城阳区交通运输局在了解到公司物资需要跨省运输后,又立即专门协调市交通运输局,1天时间办理好了市级运输通行证,彻底解决了企业的运输难题。
今年,城阳区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鼓励政策》等系列扶持政策,开展书记区长与企业家早餐会,每周两次邀请十位企业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城阳区近日还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创新推出40项改革举措,其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等2项举措全国领先,健全完善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体制机制等3项举措全省领先,优化用电报装等6项举措全市领先。
为提高精准服务、靶向服务力度,城阳区在全市率先编制《城阳区实体企业产品名录》,靶向发放400册,拓宽优质产品“地产地销”渠道;深入开展“访实情、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建立“区-部门-属地”三级联动走访机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区级领导包联服务280家规上企业,梳理企业意见建议反馈124项,解决困难问题306个;根据走访收集的企业需求,精准出台支持工业经济稳增长“4条”“开门稳”“开门红”“20条”等各类惠企纾困助发展文件12个。
数据是真实的实力体现:目前,城阳区青特集团连续两年跻身山东民营企业100强;5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山东省民营企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海洋、高端化工等行业领军10强;10家企业入围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和创新潜力100强;10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青岛市民营企业100强。累计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等高成长企业1845家,全市第一。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