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将启动嘉陵江路(昆仑山路-奋进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该工程是继青岛主域区重庆路快速路之后,青岛辖区内又一条高架快速路项目,是新区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也已进入开工预热阶段。
记者发现,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青岛市新一轮交通路网建设渐入“快车道”。
路桥建设优势凸显
那么,青岛市一系列路桥建设工程的推进将为青岛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城市快速路相对于常规意义上的城市道路来说,最大的特点是全程基本没有红绿灯,不允许非机动车进入,交通通过性强,承担片区与组团之间快速联系以及中心城区对外进出交通的快速集散功能。而城市高架桥则是指由高支撑的塔或支柱支撑,能够实现道路立体交叉,使各方向的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起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随着车辆增多,快速路和高架桥的优势日益凸显。
近年来,各大城市快速路和高架桥的建设进入加速阶段。高架、快速路,是城市快速交通的骨干,承担着快速疏散车流的交通“主动脉”作用。
道路建设施工现场
加快区域协同发展
从宛若游龙的高架,到平坦宽阔的快速路,再到穿海而过的海底隧道,路桥建设正架起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青岛市部分路段现状
“城市路桥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整体框架来说,具有一定的‘输血’功能,同时,从区域板块发展来说,路桥建设对于新区域的受益效果更为明显,能够缩短城市各板块之间的距离,使区域与区域间的快速连通以及点到点的精准快速直达成为可能,有利于提升城市交通的‘循环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原本聚集在市北、市南的人口向外疏解,促进各区域的协同发展。以青岛市嘉陵江路(昆仑山路至奋进路段)快速化改造项目为例,该工程采用高架桥形式跨越相交道路,能够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实现主线快速通行、辅路服务集散,在不增加土地占用的情况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中房智库专家、资深市场分析师张斌在采访中表示。
今年,青岛市城市路网建设聚焦“更加完善”,从补足关键短板,提升品质着手,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骨干路网体系,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快速成网、节点立体、主干改善、次支贯通”为核心的“15515+N”工程。 眼下,包括杭鞍高架二期、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唐河路-安顺路打通工程等在内的市政道路项目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建设中。
“相对于住宅,城市路桥的建设对于商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明显,如海底隧道的建设实现了‘青黄’相连,未来,青岛第二隧道的承接与建设工程将促进城市向东延伸,使青岛非临海区域发展拥有了更多可能,也将为城市升级改造提供更多新的空间。”张斌在采访中表示。
规划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许多新规划交通主线采用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成为实现快速路成网、多通道、高效运行的咽喉路段。例如位于青岛市的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项目作为城市快速路之一,在主线为一级公路的基础上,将为城市交通疏解改善起到了明显作用。该工程全长约12.13公里,主线为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均为市民的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
“城市路桥建设对一个城市的交通、房价、经济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值得关注的是,城市路桥建设规划的前瞻性是非常关键的,即需要在建设城市高架或者快速路时,对地域有充分的考察调研,统筹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未来五至十年对某区域乃至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另外,路桥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噪音、粉尘等影响如何降到最低也是在前期论证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项目,目前最常规的方式依然是使用隔音板降噪,因此还需要充分研究和考察更多新型的科学方式,使路桥建设的负面影响降至更低。”易居企业(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克而瑞咨询业务事业部、城市发展部副总经理缪萌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于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