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在9月15-21日集中开展。为进一步落实“蒲公英科普行动”,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9月17日,青岛市科技馆邀请青版财经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来参观研学。这次活动培养了小记者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提升小记者们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
小记者观察往高处滚动的双圆锥体
据悉,青岛市科技馆展厅分力学世界、声光奇境、电磁探秘、智慧生活、益智拼搭以及科普展示等六大区域,涵盖声、光、电、磁、力、生物等学科。
通过定滑轮、动滑轮和绳索小记者可以自己把自己拉起来
科技馆的讲解员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各个科学小实验展区:这是滑轮组,由动滑轮与定滑轮组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省力,同学们可以坐在椅子上,以较小的力拉动自己上升。
小记者了解人体导电的情况
小记者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和反射的现象
在“记忆合金”展示区,一朵含苞欲放的合金“花朵”在通电温度升高后,所有“花瓣”全部展开,“太神奇了!”小记者们不由地发出了惊叹声。讲解员告诉小记者: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记忆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应用较多,人造卫星上庞大的天线可以用记忆合金制作,当人造卫星到达预定轨道后,只需加温,折叠的卫星天线因具有“记忆”功能而自然展开,恢复抛物面形状。
通过强磁铁切割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这是“发电锚”,奇妙的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光能、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等。通过“锚”的摆动,强磁铁切割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从而实现机械能、电能、光能的有趣转化。
小记者了解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光纤传输、折射镜子、导电体和绝缘体、电磁加速器、电流的产生……,一次次科学实验让小记者们身临其境触摸到科学、观察到科学、聆听到科学。
小胖机器人和小记者互动
小记者采访讲解员老师
最后,小记者们还采访了讲解员老师,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讲解老师提出的问题。活动中,小记者们在学习每件展品科学原理的同时,体验到了科学的奇妙与魅力,也激发了小记者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盛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