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读红色经典 传薪火精神 | 品红色家书,做家国栋梁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光辉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铮铮铁骨的志士如这首汉代乐府诗所写,离家千万里,只能依靠一封薄薄家书传达报国之志、思念之情?

在青岛出版集团《小葵花》杂志正在连载的红色主题专栏“给孩子读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刘伯坚、恽代英、向警予、毛泽民、夏明翰、左权、赵一曼十位革命先烈写给父母、妻儿或亲友的家书,以及与之相关的革命成长故事。这些简洁、质朴、乐观、坚毅的文字,仿佛夹杂着硝烟,裹挟着我们的阅读情感和思维,回到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那个严酷和理想高扬的年代,倾听他们对家人好友的绵绵细语,谆谆告诫。

春风化雨润家国

赵一曼和儿子宁儿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赵一曼写给八岁儿子宁儿的一封家书。赵一曼曾辗转上海、宜昌、南昌等地,做党的机关交通联络工作。革命战争环境下,独自带着孩子的赵一曼多次逃过反动当局的追捕,毫不含糊地完成党组织交给她的工作。但随着宁儿越来越大、斗争环境越来越危险, 1930年4月,经过组织同意,赵一曼把八个月大的宁儿送到亲戚家抚养。

母子分别之前,赵一曼抱着宁儿来到照相馆,坐在高背藤椅上照了一张合影。照片中,赵一曼梳着短发,身着短装旗袍,目光温柔恬静,一只手托着宁儿的小手,怀中宁儿则满眼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这张照片是母子俩唯一的合影。

1936年8月2日,烈士赵一曼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杀害了。在驶往刑场的马车上,伤痕累累的赵一曼向敌人要来了纸笔,给远隔天涯的儿子“宁儿”留下了这封特殊的家书。

这里面满是对孩子的不舍与思念,但这却丝毫没有动摇自己抗战的决心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信念,最后,思念之情化为对宁儿成长的期盼,相信他在革命胜利、国家富强之时会有美好的未来。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这通俗简单、众口相传的道理唯有在实际行动中得到最深刻的阐释。

“给孩子读红色家书”专栏每一章都以家书为引,字里行间,或于革命征程中流露思乡柔情,或于临危险境中激励后人,或于铮铮誓言中彰显决心。

一句嘱托,一声呐喊,一段表白,感人肺腑,能够触及到蒙昧之中的灵魂。这是因为,在质朴的文字中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革命先烈单纯无私、坚定不移、为国为民的信仰!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最能催人奋发,却正是当今青少年精神深处最缺乏的东西。

读红色家书,诉家国情怀

“读红色家书,做家国栋梁”主题读书活动

歌德在他的《格言和感想集》中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青少年对党史的阅读学习,不应只是符号化地记住年代、人物、事件,如果编辑引领读者用共情之心去阅读这些伟大的人物,阅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可歌可泣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仿佛可以感受他们亲切的呼吸,自信的微笑。纸上的黑白文字顿时化为具有高尚情感的生活,而彼时他们的信念从一颗火种开始,在今天的我们心中熊熊燃烧!

“给孩子读红色家书”专栏刊登之后,编辑部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推进“读红色家书,做家国栋梁”中小学校园活动,先后赴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银海学校、青岛长泰学校以及潍坊、烟台的10余所学校,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为孩子讲述革命先烈的成长可歌可泣的事迹,引导孩子朗诵红色家书,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

各地少年儿童阅读“给孩子读红色家书”专栏后,反响热烈,编辑共收到读者反馈的读后感120余篇,以及多所学校推荐的朗诵视频。

1937年9月,率部东渡黄河的八路军总部部分领导人朱德(左三)、任弼时(左二)、左权(左一)和邓小平(左四)在渡船上。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

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如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三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这是左权同志在牺牲前三天给妻子写的一封短信中部分内容。在“读红色家书”活动中,经过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左权同志对孩子真挚的爱、对妻子的体贴、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一一具象化展现,烈士的英雄形象穿过历史的风雨烟云,生动地树立在我们面前。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绞尽脑汁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刘伯坚、恽代英、向警予、毛泽民、夏明翰、左权、赵一曼十位先烈的家书,是揭穿谎话、粉碎黑暗的光明誓言。《给孩子读红色家书》将革命理想,斗争意志,家庭情义、儿女之怜融于简短的文字中,不正适合当今和平而富足的年代,两代三代人捧书围坐,读之怀之,既而长喟慨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