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资中心搭建的宽广舞台上,我们青年干部定要在细照笃行中修炼自我……”“国资青年干部应当是担当作为、勇毅前行的……”近日,在即墨区国资中心,一场“建功有我·青年说”青年干部大讨论正火热进行。一名名国资青年走上台前,围绕“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要求,解放思想、对标先进,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上进氛围。
与此同时,在通济新经济区举办的青年干部“大讨论、大比武”活动中,23名青年干部代表,也依次登台比武,每名干部结合学习体会和岗位职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结合“千名干部联企业·万名党员联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即墨区深入开展“牢记嘱托·功建有我”大讨论活动,以“擂台比武”为契机,聚焦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入一线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作为青岛主城区扩容扩能的主战场,即墨区抢抓青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机遇,开启了对标主城、全面融青的攻坚之旅。营流路片区改造就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
潮海街道创新工作方式,将营流路片区改造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比武擂台”,组织辖区城市社区书记“打擂比拼”,把现场当考场,在拆迁一线锻造干部队伍的作风能力。
徐建军是一位参与片区改造的老资历——近十年来,他参与了即墨区潮海街道所有片区改造和拆迁工作。这次他再次扛旗上阵,和工作组一起啃下了片区企业的头一个“大骨头”青岛锚链股份有限公司。
营流路正对着的是青岛锚链股份有限公司。重工业工厂位于主城区,与城市发展相悖,拆迁是早晚的事。锚链厂有57户职工宿舍,虽是职工宿舍但产权仍属厂里,有的一房多户,有的几经倒手,性质不同拆迁标准不同。为此,“老党员”徐建军带头去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到各局查证相关记录,逐一对线索进行梳理分析,把相关情况分成4个大项10个小项,拉出了一张专属锚链厂的“菜单式”对标准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他和工作组的努力下,目前工业厂区已经签约。
“孙姐,还没回去啊!”晚上8点,刚刚给群众讲解完政策,正准备下班的其他工作人员对孙秀峰说。参与征迁工作以来,作为家有年幼孩子的母亲,孙秀峰几乎每天都等到最后一名群众到来,没有一天正常上下班。孙秀峰笑着说:“我们的上下班时间由征迁群众决定,随时等候,随叫随到。”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比武擂台”赛中,参赛者把每一天进度、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都作为提升能力的课堂、检验作风的考场,不负党组织的信任,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5月以来,即墨区创新讨论形式,搭建“互学互比”平台,结合前期“大学习”“大调研”成果,还以讲评会、读书沙龙等形式层层抓比拼,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落地,实现队伍建设和工作质效双提升。
在即墨区委宣传部举办的“科长擂台”中,科室负责人依次“上擂台”进行陈述,现场摆问题、亮目标、谈思路、列措施,“干货”满满、干劲十足,台下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倾听、不时记录。
以赛促业务,谈务实举措,真正比出‘火药味’、赛出‘好榜样’。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班子成员进基层参与讨论”活动,该局局长修振爱率先到区建筑业服务中心党总支参加讨论交流,围绕安全生产、廉政建设、“红色驿站”工地党建等方面,组织“靶向式”学习讨论,面对面帮助基层党组织找准作风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研究制定整改提升措施。
在环秀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的“勤读耕鸿绩 实干炼作风”学习强国青年读书沙龙活动中,机关青年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平凡的世界》《袁隆平传》等经典书目,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讨论中实现作风转变和能力提升。
据悉,即墨区将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奋进姿态对标先进、集思广益、深挖细究,针对推进落实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弱点,进行“靶向式”深入研究,形成细化量化可操作的目标清单、问题清单、创新突破项目清单,认真谋划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实习记者 刘聪 通讯员 万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