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南区成立博物馆联盟 以“合力”焕“活力”

日前,市南区成立博物馆联盟,迈出了打造“文博市南”品牌的重要一步。

众所周知,市南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集中。辖区内现有注册博物馆18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达到每2.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国际领先水平。在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实现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等话题的当下,市南区博物馆联盟的成立,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选择。

正如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陈啟所说:“成立联盟是市南区推进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建设,打造‘文博市南’品牌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等方面将起到助推作用。”

“活下来”:以需求为导向 以协同换竞争

“我们邮电博物馆选择了活字钥匙扣、青岛风光魔方等9款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放在我们文创区进行销售。”据邮电博物馆行政总监周宁介绍,邮电博物馆每年大概有20万左右的游客量,有很大的文创产品需求,但自身并没有文创产品的设计能力。而与此同时,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也有自己的“苦恼”,他们有文创产品,但需要打开更多的销路。正是在市南区文旅局的“撮合”下,双方互相考察,达成合作意向。“我们根据游客需求和消费层次,选择了符合我馆的文创产品,取长补短,我们对双方的合作充满期待。”周宁说道。

于是也就有了联盟成立仪式上的这一幕——青岛邮电博物馆与青岛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博物馆互相签署文创销售渠道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是联盟构建的五大发展体系之一:“构建博物馆文创研销一体化发展体系,用好用活扶持政策,激励博物馆文创研发,加强馆际销售合作,打通博物馆文创销售渠道。”

“拓展销售渠道带来的另一个利好是可以申请博物馆文创的奖励政策,获得后续发展的扶持。”市南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青岛市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开发生产文创产品有专门的奖励政策,“比如,文创产品年度销售额首次达到500万以上的,给予10万元补助,首次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20万元补助,我们乐于看到更多的市南博物馆获得奖励,也努力争取为他们创造条件。”

苦炼内功才有市场竞争力,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亦是如此,博物馆自身具有“造血”功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建立博物馆高端人才体系,实施‘双人才’计划,用好博物馆专业人才,组建高水平专家智库,打造‘学术交流与业务指导’共享平台”,在联盟构建的五大发展体系中,这一条被放在了第一位,也是市南区文旅局的一片“良苦用心”。“比如一些非国有博物馆没有专业的研究人才,联盟的组建,专家智库和国有馆的专业人才就可以为他们在展陈展览、场馆运营、文创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给出方案和建议,这对非国有馆提升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市南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成立仪式上,市南区文旅局还代表联盟与青岛市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博物馆专业志愿服务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协议,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研学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补齐博物馆场馆人员不足的短板。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神韵所在。当城市博物馆形成合力,所起到的作用比单打独斗的单一模式更加有效。”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管理科科长邹媛媛说道。

“活起来”:成为城市精神和城市记忆的打卡地

“五一”小长假将至,市南区文旅局准备的“研学大礼包”也即将放送:在邮电博物馆举办的“从烽火报警到互联网通信”主题研学,将激发青少年对通信技术的应用掌握和未来发展的广泛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融入;在赞一油画博物馆举办的西方艺术欣赏研学课堂,是一场关于“美育”的启蒙;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里,孩子们将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各种家风,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现场体验活字印刷……博物馆肩负着向社会大众宣讲知识、普及文化、回顾历史、传播文明的功能和任务,但是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功能,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而研学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我们通过挖掘博物馆的文化精髓、梳理开发成研学课程推向市场,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博物馆来说,也实现了造血功能。”据邹媛媛介绍,今年市南区共推出了100堂公益研学课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博物馆成为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场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研学产品体系正在走进市南区的试点学校,通过建立文教协同机制,不断推进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与学校教育需求相匹配,采取校园课程与博物馆深度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希望将青岛独一无二的海洋文化资源利用研学机构和旅行社推向全国,形成城市海洋研学旅游品牌。”这样的博物馆文化生态,在自身活起来的同时,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

不但走进学校,为提高公众的文化满意度,博物馆进社区活动也在进行中。

“在邮电博物馆可以看到青岛邮电通信的百年沧桑,但这里不只是展示、陈列,也不只是活化利用老建筑,这里留下了记忆,个人的、城市的、民族与国家的记忆,这才是我们想做和正在做的。”周宁说道。

骆驼祥子博物馆馆长王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参观只是最基础的工作”,而各种活动的举办,可以引导大家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得到更多的启迪。骆驼祥子博物馆去年的“读经典 品市南”系列读书会活动,就收到了不错的社会效果,今年又加入了“领读市南”的队伍中,博物馆越做越“活”。

“青岛的航海文化底蕴深厚,有6000多年的海洋文明史,亿吨大港、千帆之都、海洋名城,我们需要一座航海博物馆去和世界沟通、交流,展示我们的航海文化,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针路航海博物馆,山东海事局四级调研员马桂山说道。

博物馆传承记忆,浓缩文化。把博物馆建设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相结合,创新展示与传播方式,用足“绣花”功夫,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教育、科普、旅游等深度融合,让青岛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市南区的一个自觉实践。

根据联盟的构想,市南区还在积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打造文化符号,让更多具有数字化特色的藏品资源走向云端,让历史文化故事活起来,提升博物馆的新热度,重塑博物馆文化体验,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触手可及。

“联盟的成立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仅为博物馆搭建一个创新开放、合作共享、提质增效的平台,更是提升为企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曹镇说道:“希望各博物馆之间能凝心聚力、紧密合作,为博物馆产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全面提高博物馆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为青岛市建设‘博物馆之城’贡献市南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