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年度投资额占比近五成 青岛未来十大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将率先开建

4月26日上午,《青岛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在国际新闻中心举办。

据悉,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承担了全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旨在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城市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产业、焕发新生机。

“1+N”政策体系引领            

据了解,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具体工作由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承担,下设综合协调部、规划土地建设部、政策保障部3个部门。同时,建立“1+10”指挥督导体系,在指挥部办公室基础上,结合片区实施和项目推进情况,设立了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等10个片区(园区)专项指挥部。

其中,围绕低效片区开发建设,逐步建立了“1+N”政策体系,包含我市第1部针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即《关于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有关工作策略、实施方式和政策保障。“N”部配套政策文件,如《关于对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进行调整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集体土地收储工作的意见》等5个方面。

此外,科学编制了《行动方案》,推动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等目标。多措并举保障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如构建规范有效的法规政策体系。聚焦规划、土地等方面,推出“政策包”,打好政策组合拳等;建立渠道畅通的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等。

10大重点低效片区(园区)攻坚清单    

三年攻坚任务是《行动方案》的核心,详细划定了10个重点片区地理区位、产业定位、建设面积等内容,以点带面带动全市重点低效片区再开发。

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近期重点启动大健康产业园、欢乐滨海城、中车四方智汇港、捷能中泰、郑州路两侧五个片区的开发建设。大健康产业园,规划打造健康医疗、研发孵化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欢乐滨海城,规划结合人工智能、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集聚区等,建设胶州湾东岸产城融合成熟片区。中车四方智汇港,规划在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基础上,发展工业互联网和科技金融产业,打造第四代产业园区。捷能中泰片区,规划建设高品质活力水岸生活区。郑州路两侧片区,规划运用TOD开发模式,建设集科研总部、军民融合、贸易金融于一体的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近期先行启动北客站周边区域、北客站西片区项目,同时谋划永平路片区开发建设,完善交通枢纽功能及城区道路体系,建设现代商贸中心,提升区域能级。其中,北客站周边区域,近期重点加快东西广场商业、周边未贯通道路地块建设,提高区域环境品质和北站周边交通运行效率。结合机场搬迁进度,与TOD开发同步推进片区商业居住地块开发建设。北客站西片区,近期启动岸线整治加固和滨海公共空间建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商业住宅用地出让。永平路片区,近期结合机场搬迁事宜推进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先行开展机场周边村庄、企业土地整理等。据了解,北客站片区将打造建设“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借助“高铁+三线换乘”独特区位优势,建设“青岛门户、城市客厅”。目前土地已基本整理完毕,项目总建设量约为300万平方米。项目预计整体投资约500亿元,聚集约百余家企业。

李沧区世博园及周边区域。规划围绕世博园复兴,高标准打造以园艺景观、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抓紧确定世园会再利用方案;优化区域功能,加快园区西侧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推进园区功能提升。

楼山区域。其中,南片区位于李沧区范围内,近期将启动青钢片区和碱厂片区的开发建设。北片位于城阳区范围内,拟与楼山区域南片统一规划,系统研究论证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业态,统筹道路路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城阳区白沙河北岸区域。未来拟打造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胶东经济圈创新服务高地、青岛北部休闲消费中心、青岛市绿色宜居城区。加快推进片区内村庄改造工作,加快产业园区落地建设;同步推进滨河绿道和配套设施建设;研究机场航站楼等现状建筑的后续利用,军地协同推进机场土地处置工作。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生态优美的科技创新高地。近期围绕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推进片区内村庄改造,同步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推动金岭工业园、青大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工业用地更新升级。

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先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盘活推动产业入园,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整合零散分布企业,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链配套企业落地,盘活闲置用地和低效用地,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及周边区域。规划聚焦现代海洋、国际贸易、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构建国际化科创研发产业服务系统,打造自贸区青岛片区更新先行示范区。近期围绕建立旧动能退出机制、提升空间品质等工作,加快推动临港南片区5、6、7、11、12号地块建设;抓紧启动国际资源配置中心北区建设。

崂山区株洲路两侧区域。重点提升高新产业、科技创新、科教智慧、金融服务四大功能,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创新走廊、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示范区。近期围绕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加快推进海尔云谷等项目建设;开展株洲路打通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人才公寓和配套设施建设;实施220kV高压线入地,腾挪发展空间。

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规划定位为“水脉智城”,重点发展商业商务、文体休闲、居住配套三大功能,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宜居宜商宜业的高端综合型社区。重点开展区域内村庄改造,分步启动12个村庄改造,同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滨河公园及绿道建设。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于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