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本轮新冠疫情发生后,青岛市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迅速招募并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做好上岗培训、物资保障、自我防护等基础上,在抗疫一线任劳任怨。他们与医护人员、干部群众、公安干警等密切配合,参与了社区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目前,志愿者力量还在不断扩充。同时,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界人士也积极参与,在农村、社区、企业等各个领域协同开展工作。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快速推进。
志愿者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防护工作更是一丝不苟环环相扣,穿脱防护服俨然是一项技术活。
一、上岗前准备充分
确保已经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并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每日自查健康码和行程码,发现变更时须第一时间报告。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并就医。
做好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储备。
积极参加培训,掌握疫情防控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正确佩戴口罩、穿脱防护服
从事志愿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正确穿脱防护服。
防护服是一次性防护用品,在吃饭、如厕时应脱下、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每天工作完毕应及时脱下防护服,按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以免造成污染。
三、时刻注意手卫生
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避免朝向有人的地方,不要用手或袖口遮挡,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掩盖口鼻。
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有害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有条件的可用消毒液擦拭肘部掩鼻衣物。
接触污染物品后或就餐前,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四、保持安全接触
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减少直接接触。
如遇到可疑症状对象,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不得摘下口罩。如果已经近距离接触,应注意消毒。
每天对随身物品及扶手、座椅、小桌板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工作表面进行消毒,并及时清洗穿戴衣物。
志愿活动期间,尽量错峰、分散用餐。
五、生活方式要健康
注意作息饮食科学,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免疫力。
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群体性聚集活动。
图片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多万名志愿者、32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3000余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活跃在信息摸排、便民服务、心理援助、核酸检测等工作一线,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志愿队伍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职业,汇聚成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成为防疫一线温暖的守护者,为青岛市疫情防控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陈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