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曝光|触目惊心!部分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而来
插旗菜业是湖南省华容县较大的蔬菜再加工企业,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也为一些方便面企业代加工老坛酸菜包,号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
在插旗菜业的清洗车间,一袋袋酸菜被随意堆放在地上,经过机器清洗、切碎、拌料、包装、杀菌,就做成了老坛酸菜包。
那么,制作这些老坛酸菜包的酸菜,究竟来自哪里呢?
插旗菜业公司官网介绍,拥有高标准室内腌制池300个,自己腌制酸菜。在插旗菜业的腌制区,记者果然看到了标准化的腌制池,工人正穿着特定的工作服进行作业,不过,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酸菜都是用来加工出口产品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并不是这里腌制的,而是另有来源。
记者:自己腌的做出口,方便面菜包里的就是收的土坑的菜做的?
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 彭经理:嗯,对。
工人告诉记者,清洗车间堆放的这些编织袋里的酸菜都是从外面收购过来的。
记者跟随公司的货车,在同福村附近一片农田里,找到了腌制酸菜的地方。腌制好的酸菜就在一个土坑里,工人正在把腌制好的酸菜取出、装袋。
记者:这个菜是谁收啊?
送货司机:插旗。
记者:插旗?是那个插旗菜业吗?
送货司机:对啊。
记者:你现在这些都是给插旗菜业的是吧?
农户:嗯。
记者看到,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就连称量酸菜的磅秤也是直接放到酸菜上。很快货车里就装满了土坑里腌制的酸菜,记者一路跟随,五十分钟后,货车驶进了插旗菜业。
3·15数据丨酸菜制作触目惊心 2.7万家酸菜相关企业 22.2%曾出现经营异常
据央视3·15报道,“土坑”酸菜生产内幕,光脚踩、手拿烟,酸菜制作过程无安全保障、卫生状况堪忧,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有2.7万家酸菜相关企业。
从地域分布上看,江苏、安徽和广东三地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4,900余家、3,500余家、2,000余家相关企业。
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5年以内的酸菜相关企业占比68.5%,成立于1内年的占比14.9%。
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从事酸菜相关业务的企业中,0.54%的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22.2%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1.2%的相关企业曾遭到行政处罚。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酸菜相关企业共产生了66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
来源:央视财经、天眼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