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关键突破。1月11日,海信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在全球显示技术的竞争中进一步抢占画质“制空权”。海信8K AI画质芯片的研发成功,是近年来中国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自此中国8K电视有了一颗画质“中国芯”。
发布会现场,海信集团副总裁、视像科技公司总裁于芝涛从保障产业安全、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撑海信大显示发展战略三方面讲述“海信为什么要做芯片”,从多年坚持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自有IP、大量用户支撑产品不断迭代三方面阐述“海信为什么能做好芯片”。于芝涛副总裁现场表示,全球显示产业已经从“屏”的竞争、销量的竞争,转向“芯”的竞争、音画品质的竞争。2022年将是全球电视竞争的拐点之年:走出几十年的“性价比”之争,彻底进入画质之争、品质之争。“这也是海信8K AI画质芯片对于产业的重大意义。”在芯片技术这一核心赛道,海信耐住寂寞22年“一芯一意”,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芯片产品。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体系化研究画质芯片迭代的显示企业,海信已推出4代画质芯片并均实现量产,在画质赛道上形成独特优势摆脱了同质化竞争。
“芯片是海信大显示战略的核心底层技术”,于芝涛副总裁说,近年来,不断迭代推出的画质芯片,不仅让海信拥有了定义产品的能力,也以此为基础不断向商用显示芯片、平板显示芯片、Micro LED显示芯片、车载显示芯片等板块多元延伸,形成了海信大显示产品矩阵的核心底层技术。
目前海信8K AI画质芯片已经用于整机,今年将全面覆盖海信、东芝两大品牌在内的多系列显示产品。面对8K超高清时代的到来,从8K液晶电视到8K激光显示解决方案,再到现在的8K AI画质芯片,海信已经做好了全产业链竞争的准备,今年还将推出8K广播级专业监视器和Micro LED电视。“海信将通过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为中国彩电产业、显示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争取更大的机遇。”
随着全球电视竞争进入拐点,以8K画质芯片为代表的画质核心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的“制胜武器”。此次发布的中国首颗8K AI画质芯片是海信5代画质芯片,代表了国内单颗画质芯片的最高处理能力。该芯片首次实现了从4K到8K的跨越式发展,更突破AI感知画质算法等核心技术,通过配备具有“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实现高精度的图像处理,支持3300+万像素的精确重构,能够展现画面中丰富的隐藏细节;26880个分区控制,带来极致的对比度提升,画面的细节和色彩更接近真实,让用户获得沉浸式的视觉体验。经过严格测试,该款画质芯片在很多指标上超过了国外品牌的表现。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表示,海信在中国电视芯片国产化的道路上,已经坚定地走了近2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成为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体系化研究画质芯片迭代的彩电企业,在超高清画质处理和AI感知画质算法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核心突破,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消除了不同画质处理技术的壁垒,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优秀案例。
“海信8K AI画质芯片填补了国产化超高清画质芯片的空白。”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海信-西电”智能影像处理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高新波教授表示,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海信共同成立智能影像处理联合实验室,其使命就是超越长期由日韩品牌引领的画质性能,实现国产化超高清电视画质芯片的自主研发。经过一年的技术攻关,海信8K AI画质芯片可使各种低分辨率视频在超高清显示设备上都能高质量呈现,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主任、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梅剑平表示,今年是《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的收官之年,行动计划中着重部署了“核心元器件研发”重点任务,海信8K AI画质芯片的成功研发,代表着行动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信都参加了国家“科技冬奥”研发计划,将为北京冬奥会献出令人震撼的中国技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