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足够了解产品,词会从脑子里蹦出来。”服装批发行业入行多年,刘红毫不掩饰的表达对服装的赤诚与热爱。作为即墨服装市场的一名商户,去年,她实现了从实体店老板娘到服装主播的成功转型。她告诉记者,尝试直播是源于疫情期间实体批发的不景气,后来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细致周到的服务,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据了解,电商集中的青岛即墨区服装市场集结了一批这样的“实力主播”,他们经营实体店铺多年,如今转型成为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网络带货主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营销渠道和市场空间。11月4日,记者前往探访刘红、朱学军、段英等主播的转型经历。
三千粉丝起步,老板娘转型服装主播
涂上口红,架好相机,打开射灯,整理好状态,“3,2,1,开播!”镜头前的她,热情爽朗,熟练地同屏幕对面的人打着招呼。4日上午10点多,在服装市场对面的青岛网红基地——青岛墨云直播基地,刘红和儿子、儿媳等人正在进行一场服装卖货直播——这场为时3小时的直播,她要推荐19个新款,穿上各个颜色的衣服,向网友们展示穿搭效果,同时为网友答疑解惑。
刘红在2020年开始接触直播,用她的话说与直播结缘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年春节,新冠疫情肆虐,刘红价值20多万元的服装积压在仓库里,一筹莫展之际,退伍在家的儿子提醒了她,可以在抖音开设个人直播账号。“当时我的抖音号也就3000个粉丝,抱着试试的心态,开始了第一次直播”,刘红回忆说,“结果一个小时的时间卖了70多件,总价值1万多。”
由于势头很好,她顺势将积压在仓库的库存全部带回家,16天的时间竟然卖出十多万的营业额,此后,刘红全面开展“线上+线下”业务。一边经营实体店,一边每天坚持直播带货。在直播中,不仅个人客户会下单,连很多合作多年的批发商,也会悄悄“潜伏”在她的直播间,看到合适的款式,就直接批量下单。如今,她的“江锐服饰”抖音号,已经成为拥有10万+粉丝的直播平台。
谈到女装,51岁的刘红脸上绽放出少女般的灿烂笑容。那一双明亮的眼眸,似乎在诉说着对服装事业的深情。“做服装生意几十年,见证着即墨一步一步在政策上的改变,每一次的改革,都感受到即墨用优越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暖心动力。”刘红告诉记者,正因如此,她能更加从容面对直播的购物热。随着“双十一”预热活动的开启,她每天都要做一场3小时的直播带货,虽然辛苦,但是一场直播的销售额能超过万元。
恩爱夫妻档 卖货速度“坐火箭”
不只刘红,在另一家店铺里,朱学军、段英夫妻俩也正进行着直播。因为经营的主要为女装服饰,46岁的老板娘段英在“朱学军服饰”抖音直播间担当主播,朱学军则在一旁协助。今年5月份俩人正式进驻到墨云直播基地,至今,夫妻俩的直播粉丝量达到40多万。“一场2个小时的直播下来交易量可达到500单,销售额超过10万元。”朱学军告诉记者,“与早先的实体店相比,直播卖货速度简直是坐了火箭。”
尝到直播的甜头,调整经营思路,朱学军勇敢的做了决定—舍弃年利润达30多万元的实体店,专心投入直播带货产业。朱学军坦言,他正是看中墨云直播基地环境好、管理规范、配套齐全,于是和家人就把公司搬了过来。对于未来“朱学军服饰”的下一步规划,老朱有自己的想法:“眼前全力备战双十一,我想把粉丝量往上冲一冲,今年的销售额力争超过5000万元。”
直播带货新业态,改变传统营销格局
如何看待直播风口下销售模式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市场带来的影响?对此,记者采访了即墨区服装批发市场管理所所长盖典春。
“从去年疫情开始,有一大批服装店老板,开始慢慢转到了直播带货,加上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让越来越多的实体店老板走进了直播基地的直播间。”即墨区服装批发市场管理所所长盖典春表示,提倡商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在多变的市场中行稳致远。
青岛墨云直播基地运营负责人高金山表示,传统的服装行业,通过直播+短视频巨大的流量风口,带来了转型的巨大机遇,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直播电商活跃平台的活跃用户已达1万多家,2020年即墨地区网络零售交易额近100亿,快递发单量将近4亿,全国直播电商百强地区,即墨区位居45位,在2020年5月,规划成立了青岛地区最大的直播电商基地,现在已经入驻商家100多家,临近双十一,现在每天的发单值将近5万单,带动了服装市场周边商家逾2000家。”高金山说。
即墨拥有成熟的服装产业,从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多端切入,具有打造直播电商产业聚集区的先天优势。据悉,青岛墨云直播电商基地已构建起集“供应链+智慧云仓”、“品牌集成+网红分级覆盖”、“产业带+流量精准分发”、“产品引领+跨平台融合”等为一体的直播生态体系。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喆 实习记者 管益珺 通讯员 田磊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