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来表征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它是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指引当代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指南。而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对未来十五年即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系统谋划和部署,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来表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议》对新阶段的定位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析视角上;二是《建议》所确定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三是《建议》中“坚持系统观念”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下面主要就第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为保障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顺利实施,《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前四个坚持都涉及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动力保证,而惟有“坚持系统观念”是践行前四者的方法论,它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来表述还是首次,这也进一步彰显了方法论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按照时空压缩双重效应理论,当“发展成就前所未有”时必然会出现“发展问题前所未有”,因而驾驭全局的方法论自觉尤为重要。系统观念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内容,但本质上属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当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议在国内设立“系统科学”这门学科时,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层,他认为最高一层就是系统观念,即关于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认为它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法的桥梁和中介。

所以,“坚持系统观念”是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的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自觉,它实质上反映了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活的”作用。列宁说过:“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之所以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进行批判,主要是因为其站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对人及其现实的劳动过程进行了抽象,将私有财产作为永恒的前提,而没有对这一前提进行必要的揭示。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又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中的形而上学进行批判,认为他丢掉了辩证法的真意,把经济学的概念、范畴看成是固定、永恒的,而其实这些观念是历史的、暂时的。所以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还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个方法一直贯穿《资本论》的始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作为一个发展着的认识循环,前一个具体是现实的“感性具体”,而后一个具体是关于未来愿景目标的“实践具体”,这是关于社会发展系统的辩证法。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一方面坚持协调推进的动态系统观念,如《建议》提出的新发展阶段,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新时代治国方略遵循系统观念深入推进的必然结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所以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充分遵循了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以阶段性目标为牵引,随时代任务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根本动力不变、“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根本路径不变、“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保障不变,形成一个治理与发展之间既动态演进、又构架稳定的科学系统和逻辑体系。另一方面坚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的静态系统观,如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是系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系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系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系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系统,等等。坚持系统观念不只要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系统辩证法的实践本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俊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