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地做好学前准备教育?近日,我市发布《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将在全市推进幼小衔接实验,今天,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工作视频会议,解读实验方案。
会议透露,我市幼小衔接实验阶段为今年9月至明年6月,确定市南区和胶州市为幼小衔接示范区(市)。其中市南区依托学区制,探索幼小初12年一贯制培养体系,在幼儿园,以游戏教学等方式,将小学入学的准备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孩子们学会交往、遵守规则、自我调控、专注坚持等品质,并编写《市南区幼小衔接家庭指导手册》,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
青岛市市南区教体局副局长 徐菲:我们各个小学,都在持续开展“相伴成长”的衔接课程的研究,将一年级的上学期设置为入学的适应期,围绕着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准备这些方面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兴趣和思维,健康的心性个性和心理。
为做好幼小衔接,我市将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设置为入学准备期,优化一日活动安排,开发主题课程,防止和纠正将小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复制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在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教育方式主动向幼儿园衔接。
青岛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 葛砚荀:小学的入学适应,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新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正面的肯定和帮助,鼓励支持儿童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切记提过高的统一要求,或进行横向比较,以免挫伤儿童入学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市通过严抓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强化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意识,规范了教学行为,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幼小联合教研机制还不够完善,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名义开展幼小衔接培训教育,对家长起到了误导作用,《实验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将着力建立幼小衔接长效机制。
青岛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 葛砚荀: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要关注新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画书、 玩具和操作材料,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 教学为主的转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