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自贸片区:创新发展谋高质量之路

8月23日,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航贸金 海智创”为主题,召开创新发展大会,面向未来,深入总结评估创新发展成效,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征程,创新再出发。106项试点任务实践形成143个创新案例,1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13个首创型案例获选山东首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复制推广,建立“区关港”“区关税”“区税银”“政区法”等联合创新工作机制……

制度创新  催生发展新动能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动制度创新”。翻看青岛自贸片区两年的制度创新成绩单,国家赋予的106项试点任务全部实施,总结形成143个创新案例,平均5天推出一项创新成果。

其中,进口原油“先放后检”监管模式在全国复推广;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模式”等13个创新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创新中转集拼业务模式”创新举措获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发布了全球首个自贸试验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成全球首个智能+5G互联工厂等。

进口原油“先放后检”模式是深入推进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先放后检’以后,我们公司的进口原油抵港后无需等待海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就可以卸货、转运,放行周期从2-3天压缩到了半天,每船原油可节省100多万的船舶滞期费和租罐费,平均每吨降低成本4块钱。同时进口原油提货速度加快,提升我公司罐容周转效率35%,带动油轮靠泊速度的提高,有效解决了进口油轮滞港的问题。”

据黄岛海关介绍,自2020年 10月1日实施以来,该关共采用“先放后检”模式监管进口原油256船次、重量 3875万吨,累计减少验放时间超过 12000小时。

在全国海运口岸率先开展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减少报关次数,降低装卸、运输成本,平均每票拼箱货物节约费用约800元,大幅提升了青岛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竞争力。青岛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通关时间与临近的韩国釜山港相比能节省1.5 天。如今境内、外货物中转集拼和分拨配送业务在青岛港不断集聚。

2021年1-7月份开展出口集拼24.16万票、4.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6%、27.6%;开展国际中转集拼127票、98箱,同比增长188%、342%。业务辐射韩国、日本、俄罗斯、立陶宛、台湾等10个国家和地区。

“仓储货物分类监管模式是给受疫情影响的物流企业雪中送炭。”青岛西海岸新区物流商会会长王全强表示,“这一政策不仅能降低物流成本,还能让仓库库容利用率提高30%以上,让我们真正获得实惠。”

“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是区关港联动机制成果之一。它允许非保税货物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储,在区港之间自由流转,在库内自由转换监管状态,让企业充分享受区港一体化运作的物流便利。这为青岛自贸片区110余家保税仓储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据悉,自2019年9月28日首单分类监管业务测试成功以来,非保税货物入区1.56万票,业务量位居青岛关区第一,取得了良好的改革示范效应。

制度创新激活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截至目前,青岛片区新增纳税主体8841个,占成立前该区域纳税主体总量的72.6%,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3个,累计达到115个,为青岛打造山东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地位做出积极贡献。

高水平开放  塑造外贸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岛片区始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围绕更高水平开放,不断拓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青岛日本“国际客厅”为国际客厅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通过实体客厅、网络客厅、支援中心“三大模块”耦合发展的方式,为意在对接国际资源的政企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法律、审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有效提高了中日企业、协会间的产品及技术对接、交易效率。

日本“国际客厅”负责人金明东介绍,青岛日本“国际客厅”充分发挥自身的“窗口”优势,把招引优质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从去年5月份开门纳客以来,已签约、落户企业机构28家,建立起100多家日本企业的技术合作数据库,并与日中经济协会、瑞穗银行等15家机构及9家日本地方政府在华办事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日本国际客厅吸引了全省首个世界500强总部项目欧力士签约落地,中日韩消费专区跨境电商中心、日韩服贸港建成投入运营,全国首个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开工建设,日本最大跨境电商平台豌豆公主、日本阿童木商城入驻。

在此基础上,青岛德国“国际客厅”正式启用,国内唯一德国电商协会办事处入驻,德国库尔新材料车体、中东欧创新中心落户,全省首家中德技术产品交易平台建成运营,BWT(倍世海尔)水净化装备项目开工,30余家处于世界行业领军地位的德国中小企业落户。

青岛片区积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抢抓RCEP机遇和红利。新增日韩贸易航线突破70条,开通东盟区域外贸航线26条,新增海铁、陆港联运线路7条。2020年与RCEP各国实现货物贸易值453亿元,占片区全年贸易总额的40.9%。

高水平开放推动了外资外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1年上半年,青岛片区完成外贸进出口882.1亿元,同比增长59.3%,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全国19.7个百分点、17.1个百分点和32.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每平方公里实际利用外资是全国自贸区平均值的1.7倍。

配置资源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青岛片区发挥国家赋予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功能,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跨周期调节,围绕改革探索贸易、投资、金融等自由便利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于今年6月启动运营,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航运物流与采购基地;依托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东北亚重要大宗商品流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面向东北亚,构建多层次、多品类、多模式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打造立足山东、影响全国、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总投资200亿元规划建设国际资源配置中心,海丰国际一期总投资50亿元设立全球航运物流中心,国际冷链暨水产品交易中心一期预计年内投入运营。设立全国唯一的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水下潜器和海洋探测存储科技等投资640亿元的涉海项目签约落地。上线全球第二大化学结构工业互联网平台(KingDraw),卡奥斯赋能的海尔中德智慧园区成为首个获得德国工业4.0奖的中国企业。全球首个自贸试验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开启“绿色低碳生态发展新模式”。

按照“一心一港一城”的空间格局集中打造中日韩消费专区,“一心”为跨境电商中心,“一港”为日韩服贸港,“一城”为日韩商务城。其中,跨境电商中心已于2020年开业运营,今年上半年实现跨境电商贸易额40.69亿元,大部分为面向日韩商品往来。

中日韩消费专区跨境电商中心投入运营,跨境电商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创新开展跨境电商库内直播新模式。航空物流超级货站一期成功获批,成为全国两个航空物流超级货站项目之一。今年上半年,青岛片区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52.04亿元,同比增长390%,是去年全年的1.2倍。

创新实验室  推进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重构创新新模式,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互融互促,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

本次大会同步揭牌 “区关港”、“区税银”、“政区法”、“区企工业互联网”和建行自贸金融5个创新实验室,及智城·山东自贸区(青岛)国际人才社区、青岛自贸创新研究院,将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础性制度等开展深层次改革,在促进国内外货物、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区企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实验室是由青岛片区管委和海尔卡奥斯联合打造,旨在发挥海尔卡奥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独特优势,赋能自贸片区实体经济,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平台和创新载体。

“区关港”联合创新实验室由青岛片区、黄岛海关、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多方共同打造的制度创新平台,将推动油品业务创新突破;支持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推进查检业务标准化智能化;提升物流一体化监管作业水平;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建设食品农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该创新机制旨在为海关开展深层次改革创新提供配套服务;为青岛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际合作提供实践载体;为山东港口青岛港提供更多创新性强、突破性高,可应用、可推广的便利化举措,切实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赵士玉表示,“青岛片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的制度创新空间和试点权力,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国家战略、对标国际标准、聚焦特色发展,努力探索出更多服务于国家战略、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体现出鲜明的‘青岛特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