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幼小衔接实验方案定了

本报8月19日讯 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公布了省内幼小衔接实验区、试点园(校)名单,青岛市成为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 8月19日,记者从青岛市教育局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幼小衔接多方协作机制还未建立、幼小联合教研机制还不够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正式出台。

根据《实验方案》,幼小衔接主要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幼小联合教研、家园校共育、专项治理五个方面共同行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将被设置为入学准备期,优化一日活动安排,开发主题课程,防止和纠正将小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复制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教育方式主动向幼儿园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将开展联合教研,以幼儿园或学前教育联盟体为单位与当地小学建立教研共同体,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同时,科学幼小衔接内容还将分别纳入家园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和正确做法,化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另外,也会持续加大对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

此次幼小衔接实验将分 “三步”走:2021年8月底前为幼小衔接实验准备阶段,将遴选示范区、示范园(校),建立园校合作机制;组建市级专家团队;制定幼小衔接专项培训方案,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分别开展科学幼小衔接培训;各区市建立联合教研机制。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为实验阶段,全市幼儿园及小学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开发相应课程,实施家园校共育,幼儿园与小学在课程、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开展研究合作。2022年7月起为总结提升阶段,将全面总结全市及示范区、示范园(校)的实验成果和经验做法,完善幼小科学衔接机制。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实验方案》包含不少创新举措:突出制度和机制创新,建立市域幼小衔接的行政推进、教研支撑、家园共育、专项治理、教师培训、督导保障等制度,形成市域推进、部门协作、示范引领、专家指导、评估矫正的运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全市遴选2个幼小衔接示范区和一批幼小衔接示范园(校),均为前期幼小衔接工作措施得力且取得一定成效的单位,充分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制定《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清单》,围绕实验开展从机制层面明确任务内容、责任单位和时间表,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实验工作按计划推进。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