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昔日垃圾山今朝变身山顶花园!小涧西垃圾填埋场实现美丽蜕变

蓝天白云、绿荫葱葱、干净整洁,整座山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眼前的一切,很难与气味刺鼻、垃圾成堆的垃圾山联系在一起。

小涧西垃圾填埋场作业现场历史照片

2021年7月完成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后现场照片

昔日垃圾山,今朝变身为生态友好型山顶花园。而从小涧西垃圾填埋场一开始投用就在这里工作的占美丽,身份也由处置垃圾填埋的技术人员、总工程师,变成了将垃圾场变身公园的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全程参与垃圾山的“变身工作”。据占美丽介绍,园内采用耐冬花作为提取元素,通过形态演绎,将公园打造得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山顶公园由五部分功能区组成,分别是迎宾广场区、企业宣传区、景观花海区、科普展示区、儿童体验区,通过类似花瓣形态的园路串联。中心景观主题构筑物取自迎客松形态,作为公园的重要地标。景观花园利用旧轮胎花坛、废旧预制板铺装、废弃建材填充座椅、枯木雕塑等废物再利用景观元素,打造了以环保为主题的广场。山顶公园绿化回填土采用厨余废弃物和枯枝落叶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料混合而成,减少了传统种植土的使用,成为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成功案例。为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缓解园区自来水用水压力,一期堆体绿化浇灌系统采用中水系统浇灌,将园区渗沥液处理后中水通过铺设管线,引至填埋场堆体上,用于山体绿化灌溉。

据了解,小涧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位于城阳区河套街道小涧西村北,一期占地面积65公顷,设计日填埋生活垃圾1700吨,使用年限30年,由市财政出资建设,于2002年5月投入试运行。在运行期间,小涧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为青岛市环境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其建有高标准的场区防渗、污水处理和沼气收集利用等环保控制工艺,但同时,由于垃圾填埋工艺本身相对简单,且填埋场占地面积大,长期以来露天倾卸填埋处理垃圾会导致臭气难以控制。尤其入夏后,蚊蝇多、气味大是最直接的感观印象,严重影响周边居住环境,市民反映强烈。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持续完善监管办法,指导协助企业做好安全、环保管控,有效改善厂区及周边环境,逐步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填埋场(一期)先后多次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评定为国家一级无害化处理场。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近10年间,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至2017年底填埋场(一期)已满容,填埋垃圾1400余万吨。市城市管理局随即组织运营单位着手对填埋场实施封场,对垃圾堆体开展整形加固、封场覆盖、景观绿化、渗沥液导排、防洪排险、绿化及配套道路等系统工程,经过一年的施工建设,到2018年底,承担市区生活垃圾处置任务的小涧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在规范运行近16年之后,实施了终场封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经过2年多稳定、沉降,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市财政局、市水务集团组织对小涧西填埋场实施综合整治生态恢复,将其打造为集环保科普教育、园区参观游览及休闲于一体的小型山顶公园,后期将成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徐敏介绍。

我市已于2019年9月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区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处理方式由传统的填埋为主变成了现有的焚烧为主,走过了一条由“简单填埋-卫生填埋-零填埋-景观花园”的生态环保之路,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与绿水青山的未来之路。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