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宜业怡居民富区强 “数”说崂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产需求继续回升,新动能加快培育,主要指标较快增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崂山区交出的上半年“成绩单”颇为亮眼。根据区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崂山区生产总值473.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7%,两年平均增长8.9%。

上半年中,青岛共有4个区市的GDP增速超过15%,崂山区位列其中。除了GDP增速喜人,崂山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全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居首、税收占比超过80%……众多的数据勾勒出一个宜业怡居的强区轮廓。

而数据的背后,是崂山区多年来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新城的坚实步伐与卓越成就。

财政实力雄厚  优质税源项目众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作为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指标,包含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一般来看,在刨除上缴税收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就是地方政府的真实财政收入。因此从一定程度来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定着区域在城市建设、民生支出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2021上半年,崂山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0亿元,同比增长22.4%,两年平均增长11.2%,这也是崂山区首次在半年节点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

虽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体量大的区域还尚有差距,但是崂山区的人均一般公共预算一骑绝尘,上半年人均实现2.06万元,在青岛十区中排名第一位。2021年上半年上海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1.51亿元,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万元,崂山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海高出8%。

同时,从税收占比来看,崂山区的一般公共预算含金量非常高。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组成,税收收入主要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税种以及一些小税种。非税收收入则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收入为主体的非税收入,地方自由裁量权较大。由于税收收入更为规范明确且与经济联系紧密,故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越高,通常被视作财政收入质量高的特征。在崂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4.30亿元,增长47.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1.6%。从青岛全市来看,一般公共预算中实现税收收入547.0亿元,同比增长26.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0.0%。 崂山区的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要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准,意味着崂山区储备了一批税源好、拉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这些好项目,正在为崂山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崂山区突出未来产业集聚。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持续壮大微电子、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快向千亿级迈进。目前,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000余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7家、省“十强”领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23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5.5%,全市第一;万家企业法人单位高企数量113.86家,全市第一,产业发展的高度和厚度持续增强。

优越的自然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大项目和总部经济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崂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15.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5%,两年平均增长2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9.0%、145.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0.0%、4.6%。

雄厚的财政实力、高含金量的税收占比、两位数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均从不同侧面印证了崂山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涌现。

人均GDP”跑赢”全市  区强落脚于民富

如果说GDP代表了一个区域的整体实力,那么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代表了居民的富裕程度和幸福程度,在这几个数据上,崂山区的表现尤其出色。

按照青岛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崂山区目前有50.2万常住人口,以此为基数计算,2021上半年,崂山区实现人均GDP9.43万元,青岛人均GDP为6.49万元,崂山区人均GDP“跑赢”全市,比青岛平均水平高出45%。

2020年,青岛市实现GDP总量12400亿元,人均GDP实现12.31万元,山东省人均GDP实现7.2万元。崂山区人均GDP为17.65万元,位列全市第三,比青岛人均GDP高出5.3万元,比山东高出10万余元。

2021上半年,崂山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21元,比青岛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9元)高出17%,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5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1元,同比增长14.4%。

这里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上半年崂山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80,比上年同期缩小0.1,城农村收入差距小,说明在崂山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相差不多,都相当殷实。

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充分展示出崂山区经济的活力足,韧性好。2020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崂山区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维持了全区稳定的就业形势,2020年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906人,在众多困境中,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57127元,比上年增长3.8%。

区强,最终的落脚点是民富。在经济总量实现“加速跑”的同时,崂山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上涨,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以物质的丰裕与发展的质量,书写出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解。

高新技术“加速跑”   消费提档升级

两位数的GDP增速与崂山区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密不可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占比不断提升,服务业增长态势良好,这些都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上半年,崂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4.3%。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同比增长27.2%和25.1%,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和12.9个百分点。

从新动能看,上半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3.7%。

1-5月份,崂山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5.34亿元,同比增长47.7%,两年平均增长22.5%。从行业看,10大门类行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28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实现增长。

立足于“双循环”的格局下,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区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决定了崂山区的消费潜力巨大。今年以来,崂山区发放消费券、组织各大商超优惠促销,落地数字货币创新场景等多项惠民举措不断激发消费活力,拉动消费潜力。

上半年,崂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46亿元,同比增长25.2%,两年平均增长7.3%。有零售的20个商品类别中,限额以上单位有15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10%,11类商品两年平均实现增长。消费结构提档升级,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同比分别增长45.7%、103.1%和68.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倍、23.4%和7.3%。

崂山区通过网络销售方式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18.3%,较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加快恢复。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24.6%、76.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1.3%、29.4%。

持续向好的经济态势,让崂山区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进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以消费升级推动区域“焕新”。

新旧动能转换成就凸显  发展曲线持续上扬

如果将崂山区的发展放置在更长维度的时间观察,就会发现数据构成的是一条上扬的曲线,每一步创新、每一次跃进,都构筑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厚积薄发的“崂山力量”。

自1994年建区,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动能储备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结构调整阶段和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四个时期。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20.25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866.42亿元,27年间经济总量实现8个百亿级跨越。

在2020年,崂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6.42亿元,是2015年的1.6倍,5年间经济总量实现了从500亿元到800亿元3个百亿级跨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崂山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年四个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正增长,彰显了发展定力和增长韧性。

区域的转型升级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崂山区三次产业结构由1994年的13.2:57.5:29.3调整为2020年的0.7:29.8:69.5,产业层次稳步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稳定器”作用凸显,特色产业全面起势,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串联,凭借着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扎实的发展基础,崂山区全面释放着强大的潜力。

“十三五”期间,崂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五年来,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速分别为96.5%、84.7%、44.6%、117.1%、72.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94.2、76.5、34、110、65.1个百分点。“十三五”末,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5%,较“十二五”末提升20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崂山区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5.0%、83.5%、70.7%、83.7%和88.4%,已然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五年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9%,分别高于GDP增速8.8、6.7、14.6、10.4和9.6个百分点,目前金融业已成长为区域第一大行业。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是青岛市国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这里是财富青岛的风向标,上演着精彩迭出的“财富传奇。理财公司、消费金融、金融租赁、金融控股、私募基金等金融新业态加速集聚,2020年末崂山区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达到1238家,其中大型法人金融机构18家,约占全市80%。与国家的金融业改革发展同频共振,青岛市法人机构已集齐七张牌照,7岁的试验区已然成熟,各项金融成果熠熠生辉。

资本之水在崂山汇集成“大江大河”,为青岛这座城市提供澎湃的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青岛“芯谷”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崂山区“遍地开花”。2020年末,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4家,较2015年增加32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占全市的55.6%;公共研发平台5家,占全市的35.7%;科技型上市企业8家,市级以上高标准众创空间与科技孵化器47家。

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崂山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特色产业全面起势,对外开放继续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提高,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7年间,百姓从“红瓦房”搬进了现代化小区,过去的“小渔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倍。区强民富,宜业怡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取得卓越成就。

回首过去,砥砺前行;展望未来,不忘初心。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崂山区“突破战略北进,深化再次创业”,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和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腾飞的崂山区正飞速发展,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记者 姜喆 通讯员 胡声锐 梁太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