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百年青岛焕新颜 居民生活谱新篇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市历经百年,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跨越式增长,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成效显著。

一、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一)解放前,收入基本维持温饱。据《胶海关十年贸易报告(1912-1921)》统计,青岛木工日工资为0.9元,瓦工日工资为0.5元,石匠日工资为0.8元,炉工日工资为0.6元。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银元价格低落,捐税繁重,物价普遍激增。1924-1928年,青岛的工资指数变化无几。1930年,由于工潮迭起,棉纺织工人工资始增5%-10%。《胶海关十年贸易报告(1922-1931)》统计,普通每人每月收入约为银元10-30元不等,其中2/3的收入用于满足生活需求,此外还可稍有积储。1933年《青岛指南》记载,青岛各项职业工资约与津沪等处相仿佛。

(二)解放后,收入呈现阶段性增长。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青岛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完善,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增收形式更加多元,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据测算,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144元,增长到2020年的55905元,增长了38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2元,增长到2020年的23656元,增长了562倍。

1.计划经济时期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受历史因素制约,建国之后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行政指令性管控,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解放初期,青岛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青岛各行各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初步改善。1957年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元,相较于1949年增长了44.4%。此后,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过度依赖行政命令,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1965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元,与1957年相比,8年间仅增长了8.7%。计划经济下收入分配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严重限制了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铺开,收入分配逐渐凸显效率的重要性,强调将“先富”与“后富”有机统一起来,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由于分配方式的改变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能,1978年到1992年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6元增长到213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91年首次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021元。

2.市场经济时期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1993年到1995年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4.8%、45.4%、38.1%。1995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为5357元,比1992年增长了1.5倍;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5元,比1992年1029元增长了1.2倍。90年代青岛市政府东迁,五四广场落成开放、崂山区大开发为青岛经济的腾飞发展创造了空间条件,200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为青岛作为北方大港奠定了外部条件。在此期间青岛政策稳定连续,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略有上下波动,平均增速达到12.0%。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果,积极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青岛居民收入增幅逐渐回落,稳定维持在7.5%-12%之间,市民能够充分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1.收入来源更加多元。计划经济时期,青岛市居民的主要就业选择多为国有和集体企业员工,工资性收入几乎是收入的唯一来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规模逐渐壮大,各种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出台拓宽了居民的就业渠道,使得居民收入由单一的工资性收入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辅的多元收入模式。

“十三五”以来,青岛市居民收入构成四大类全面增长,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具体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于2015年分别下降了1.5和1.0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分别提高了1.7和0.8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2.就业选择更加多样。收入的增加有赖于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计划经济时期,受限于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人口流动受限。改革开放后,青岛作为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吸引着周边居民来此落户。2017年青岛社会就业603.9万人,较1978年256.7万人增长了1.4倍,较2007年505.8万人增长了19.4%。近十年,青岛就业总量在稳步增长,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质量受到更多关注。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化,青岛新旧动能转化全面起势,较为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为青岛居民择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1978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52.7%,处于绝对优势地位;2017年青岛市第二产业占41.2%,第三产业则占据了55.4%,为青岛市经济发展贡献了更多价值,成为青岛消化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从业人员不再仅局限于农业、工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个体经营、自主创业逐渐成为青岛特色经济的新风潮,新业态经济以其更灵活的从业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择业者的目光。

3.收入差距稳定可控。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奉行平均主义,虽然经济发展总量低、增长较为缓慢,但此时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改革开放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倡导先富带后富,收入差距逐渐显现。根据计算,1979-1985期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快速从2.48回落至1.29,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在1996年达到2.29此后便始终稳定在2倍到2.5倍之间,虽略有波动,但整体稳定。在奔向小康的路上,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释放潜在的生产力,将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实,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提供多种多样的增收机会,才是实现全面小康,共奔富裕路的题中之义。

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据1928年《胶澳志》记载,青岛乡民终岁辛勤所得70%-80%用于食物,衣服所费不过10%-20%,居住则更占少数。至于市内工匠、劳动力的衣、住两项开支较乡民为大,大约食费占4-5成,衣服占2成,居住占1成。解放后,随着社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生活面貌得到了彻底性转变,城市基础设施从解放初期一无所有到如今已基本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青岛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在逐渐转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总体消费方式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变,二是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三是个性化消费理念逐渐凸显。

(一)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恩格尔系数稳定下降。

1.消费支出持续增加。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6元,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35936元,较1957年增长了182.3倍。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元,2020年人均消费15138元,较1978年增长了137.9倍。

2.恩格尔系数稳定下降。建国初百废俱兴,人民生活以吃饱穿暖为主要目标。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迅速发展,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仍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之前青岛城镇恩格尔系数始终高于50%,此后呈下降趋势,2016年青岛城镇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30%下降到29.96%,标志着我市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富裕程度,2020年继续下降为27.9%;农村恩格尔系数在1998年首次突破50%,在2017年首次低于30%下降到29.9%,标志着我市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富裕程度,2020年继续下降为29.6%。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标志着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消费内容多样丰富,优化升级满足需求。

1.健康靓丽成为消费普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温饱已不再能满足人民的追求,健康、舒适、美丽成为消费新的风向标。注重膳食结构均衡,从吃饱向吃好转变,更加注重营养均衡、粗细搭配。2020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0025元,比2004年3424元增长了1.9倍;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476元,比2005年1403元增长了2.2倍。食品支出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肉禽蛋、水产品、蔬菜、鲜瓜果及奶制品消费增长显著,在外饮食成为日常。衣着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从保暖御寒逐渐向凸显个性需求过渡,更加注重材质、款式、花色及文化价值,品牌意识增强。2020年青岛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分别为3306元和1096元,比2005年的1042元、342元分别增长了2.2倍。

2.升级换代成为消费基本常态。从计划经济时期“三转一响”,到改革开放初期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为代表的的老三件,再到如今家用汽车、电脑、智能电话、微波炉、洗碗机、空气净化器等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大规模普及,显示青岛居民的消费生活在不断更新升级。耐用消费品经历了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阶段已经过渡到更加注重个体需求为主的阶段,消费数量从少到多、种类需求从无到有,注重美观与品质,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特点显著。1981年青岛城镇住户每百户拥有洗衣机12台、彩色电视1台、照相机2架;2020年青岛城镇住户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柜)111台、洗衣机100台、热水器101台、空调127台、彩电105台、计算机82台。彩电拥有量增长了104倍,洗衣机增长了7.3倍,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3.技术革命助推消费便利化。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各项基础工程刚刚起步,交通通讯尚不便利,人们主要依靠自行车、公交车出行,依靠信件进行远距离沟通交流。90年代后摩托车以其省力快捷的特点而迅速普及,大哥大、BB机等新型移动终端开始出现。2000年后,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信息产业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移动电话和家用汽车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2020年青岛市城镇住户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62辆,相较于2005年的4辆,增长了14.5倍;2020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35部。2005年城镇、农村居民交通通信人均消费分别为988元和381元,2020年二者分别为5154元和2659元,分别增长了4.2倍、6.0倍。2020年交通通信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14.3%,仅次于食品烟酒和居住支出。

4.精神享受成为消费新热点。改革开放前青岛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需求获得极大重视,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2006年和2015年又先后对其进行修订修改,青岛教育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教育投资意识不断提高、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形式更加多元。改革开放后,青岛充分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推动文化事业迅猛发展,健身旅游成为消费增长新热点。“十三五”时期,青岛市按照“率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全市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普惠率从2015年的72%提高到90%,比全国和山东省目标高出10个百分点。新建或改扩建的幼儿园、中小学分别有338所、210所,4所高职院校获批运行,21所高校项目签约并正式运行。2018年以来市、区(市)两级文旅惠民活动累计发放政府文旅惠民消费补贴8300余万元,惠及群众500余万人次,直接拉动文旅消费3.3亿元,间接实现经济效益116.3亿元。2020年,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608元,较2005年的1435元增长了1.5倍;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12元, 较2005年的464元增长了2.0倍。

5.医疗保健成为拉动消费新的增长点。1995年青岛市医疗保险首先在四方区和两个县级市进行试点,1996年在全市推开。社会保障制度逐渐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低层次保障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过渡,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不断提高。青岛市自2015年1月起实施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建起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保+医疗救助”的多层次全民医保体系,持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扎实落实各项医保扶贫政策,实现了低保、特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类人员参保率、补贴率、政策落实率三个百分百。2020年青岛市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达1977元和880元,相比于2005年的804元和203元分别增长了1.5倍和3.3倍。2020年,青岛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幅分别达4.4%和2.7%,均位居八大项消费支出首位。

(三)生活环境更加宜人,居住条件极大改善。

1.住房面积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青岛城市建设及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住房政策逐渐从福利分配住房过渡到以商品房为主,保障性住房为辅的住房供应模式。十八大以来,青岛市政府严格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探索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让住房回归居住需求本身,合理引导投资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20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比1990年的14.2平方米增加19.2平方米,增长了1.1倍;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比1990年的19.6平方米增加18.4平方米,增长了93.9%。

2.住房条件与配套设施极大改善。计划经济时期居住环境较为简陋,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是大多数居住环境的写照。近40年随着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与住房相配套的房屋设施、卫生设备已经成为需求者选择住房时必不可少的条件,住房质量、室内装修、居住安全成为现今更多人选择住房的焦点。2015年青岛城乡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584元,2020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173元,增幅达到56.5%。

回首建党百年风雨历程,青岛市居民生活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新时代已经来临,站在潮头浪尖的青岛将紧抓历史机遇,着眼当前工作紧密谋划未来,为青岛民生发展续写新的篇章。(特约撰稿:王春华 冯怡馨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住户调查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