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电影《沂蒙红嫂俺的娘》,观后感动万分。影片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为主线,生动展现了抗战时期沂蒙山区女性在战争硝烟中的坚韧与奉献,深刻诠释了“最后一把米充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红嫂精神。
影片以沂蒙母亲王换于为人物原型,讲述了年过半百的陈大娘,带领儿媳妇与女儿,以及村中的妇女们,在国恨家仇中,拧成一股绳,精心哺育革命后代,为子弟兵们做军鞋,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沂蒙山区男儿们奔赴前线,抗击外来侵略者,留守的女人们在硝烟中坚守,用中华女性的坚韧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沂蒙母亲的赞歌。
其实,沂蒙红嫂不止一个,是成千上万个朴实的沂蒙妇女,背后有无数个勇敢的沂蒙父老。在那个危难时期,她们为什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支持革命、勇于献身?因为在这些朴实的乡亲心中,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信仰和追求,就是跟着中国共产党。像红嫂代表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八路军战士,收养半月,使其重新归队;她在枪林弹雨中不畏牺牲,抢救出年轻的战士庄新民,并把自己的后代都送到了军队。在她的身上,在她们所有人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沂蒙乡亲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信任与拥护。
观看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没有人的心灵不受触动,没有人的心弦不被拨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她们都展现出了伟大的慈母情怀、无私的大爱情怀、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沂蒙母亲创办战时托儿所,把深深的爱意全部放在了八路军的后代身上,悉心照顾,视如己出,甚至因此疏忽了自己的骨肉,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
现在,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拥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默默无闻的老师,用自己一生的心血教育了一批批的学生,让他们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起早贪黑的清洁工,用自己的双手清洁美化着我们的家园。还有医生、工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此次观影活动虽然短暂,但带给我的人生思索却是长久的,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沂蒙精神”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拼搏奋进。
青岛崂山区姜哥庄小学 董彩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