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说再见是为了再相见!2021年青岛市“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结业

7岁的张晨还不太会写字,他把自己的心情用画笔描绘了出来,卡片上画着爸爸妈妈、哥哥张旭和他一家四口手拉手的开心模样,画面的右下角,张晨用拼音写下这样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这是张晨在2021年青岛市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结业时送给妈妈的礼物。这个特殊的假期,不仅有妈妈的陪伴,而且还去了青岛博物馆等知名场馆,更了解妈妈,更了解青岛。

志愿者帮助“小候鸟”完成贺卡

2021年青岛市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已经是由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青团青岛市委联合主办,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承办的第6个年头,最初从2016年的尝试,到如今作为青岛建筑施工行业品牌系列活动,它以小切口切入,聚焦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解决“城市建设围挡内”城市建设者的切身问题,让其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享受到来自这座城市温情的回馈,让他们更加热爱青岛、融入青岛。

陪伴,沟通,说爱永远不晚

近日,爱心暑托班在在中铁建工集团城阳中小学、足球文化中心项目部迎来了“最后一课”,过去一段时间,“小候鸟”们在青岛度过了一段难忘、有意义的假期,也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受到青岛这座爱心涌动的城市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这几天的活动很有趣,哥哥姐姐们带我去了很多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我很开心。爸爸妈妈,你们的工作很辛苦,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爱你们!”“小候鸟”郭晓菲在贺卡上这样写道。结业典礼上,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贺卡与彩笔,帮助他们把对爸爸妈妈的爱通过文字与图画表达出来。

贺卡内容分享

小小的卡片上,写满了“小候鸟”们的感悟。“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陪伴。祝你们身体健康。”“爸爸妈妈,这几天的活动我非常喜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在这个暑托班,我很开心,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在游学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青岛人民的热情。”

收到郭晓菲的卡片,母亲李洁的眼眶湿润了,“希望孩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开心。”张晨的父亲张宗宁说,“孩子来了之后有家的氛围了,以后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把感情‘拉’回来。”

一边是小候鸟们愉快的假期生活,另一边则是作为建筑工人们的父母们的欣慰与祝福。因为繁忙的工作很少享受到儿女绕膝的快乐的建筑工人,在这个假期完成了与子女的和谐互动,积攒了满满的能量,而这也将成为他们日后工作的源动力。

了解这座城,爱上这座城

从最初试探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与子女聚多离少的问题,到如今可兼顾教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的团队,在市住建部门及团市委的指导下,一直在探索新的模式。

今年的暑托班在前几届积累的基础上,除了正常的课业内容之外,还融入了红色教育、体验式研学等内容,开展了为期10天的集中研学参观活动。

“小候鸟”们先后前往青岛海军博物馆、即墨周浩然故居、青岛消防博物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青岛电影博物馆、海信科学探索中心、青岛纺织博物馆、比如世界、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等地参观学习。

志愿者与“小候鸟”们一起包饺子

此次活动以夏令营活动的形式,让“小候鸟”们走进青岛,认识青岛,爱上青岛,充分感受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魅力。10天下来,累计400余人次参与了此次活动。

另外,“小候鸟”们还参观了父母所在的建筑工地,以身历其境之感去体会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和不易,感知父母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做出的贡献。

携手,启程,明年再相聚

“常年在外,没时间陪伴孩子,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全家团聚两个月,孩子跟着暑托班既长见识、又安全放心。”中铁建工集团即墨中心城项目务工人员汤国锋说。

在爱心暑托班,“小候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在领略了青岛独特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暑托班大家庭,融入到青岛。

从刚来青岛面对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到结束时的自信乐观,爱心暑托班让“小候鸟”们的内心丰盈,收获了满满的知识、满满的爱。他们感受到这座滨海之城的热情,他们为父母能够成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者而骄傲。

2021年青岛市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结业。“小候鸟”们不久后将带着沉甸甸的爱步入校园开启新学年的学习,而父母们也将全力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为建设美丽青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是“小候鸟”们还是他们的父母都对明年的暑假充满期待。

青岛市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志愿服务项目是岛城关爱留守儿童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

小候鸟的成长寄语

自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830余次,吸引500余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留守儿童650余名,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庭成员约2000人,服务总时长达5000小时。

据悉,山东省将全面推广建立“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帮助建筑行业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持续推进建筑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记者 葛均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