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发挥船小好调头优势 中小规模基金产品业绩抢眼

7月A股的震荡行情,让一批中小规模基金产品格外抢眼。截至7月30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规模都不大。如果剔除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诺安成长和银河创新成长,这些阶段性业绩突出的基金产品平均规模更小,其中不乏几千万元规模的“迷你基金”。

“小鬼当家”的主要原因在于,在7月以来的市场环境中,中小基金产品没有“规模包袱”,发挥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这些“身手敏捷”的中小基金产品,基金公司目前在营销和推广上的态度分化。但管理这些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大多不愿意快速提升规模。


(资料图,新华社发)

中小基金“身手敏捷”

中小基金产品在近期的业绩排行榜上“霸榜”。据Wind数据,截至7月30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业绩排名靠前的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的平均规模较小。如果剔除蔡嵩松管理的281.77亿元规模的诺安成长和郑巍山管理的147.18亿元规模的银河创新成长,这个榜单上的基金平均规模更小。

具体来看,近一个月获得39.19%总回报的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的规模为5.49亿元(5月25日的成立规模);排名其后的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和国投瑞银产业趋势C,在一个月内回报率超过35%。数据显示,国投瑞银产业趋势的规模约为22亿元(6月9日的成立规模)。

在这些中小型产品中,有多只规模仅几千万元的“迷你基金”。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A和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C近一个月的回报率超过32%。基金二季报资料显示,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的规模仅为0.65亿元。

统计数据还显示,如果以最近一周的回报来衡量,银河创新成长和诺安成长两个“大块头”业绩表现突出,分别获得了20.53%和15.33%的回报,占据榜单的第一名、第二名。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持仓结构以其鲜明的特点为投资者所熟悉,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1.75%,前十大持仓股基本都是半导体芯片股。

控制规模 把握节奏

这些“小鬼头”背后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是怎样的状态?从基金申赎的角度来观察,已经显示出不一样的状态。虽然近一个月收益“50强”榜单中大多数基金产品仍在开放申购和赎回,但一批基金产品已经通过限制大额申购等方式,控制自身规模的变化。以前海开源新经济A为例,该产品自7月29日起限制大额申购和限制大额定期定额投资,限制申购金额为5万元,二季度末这只基金的规模为14.02亿元。同是前海开源基金旗下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7月14日起限制大额申购和大额定投,限制申购金额为10万元,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7.56亿元。海富通成长甄选A则是从7月6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和大额转换转入,限制申购金额为1万元,该基金二季度末的规模仅有0.89亿元。

基金经理中,也有不少主动调整规模、把握节奏的情况出现。“行情短期快速上冲后,可能出现震荡。如果大量基民高位冲入,对持有体验来说并不是好事情。对基金经理来讲也是一样,不可能拿着新进来的钱,把已经涨上去的重仓股全部再买一遍。”有基金经理说。(完)

来源:新华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