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燃爆!这所小学竟然藏着一个千人盘鼓队

窗明几净的教室、高科技覆盖的多功能厅、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谁能想到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村小”?

7月22日,记者跟随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走进城阳区“十个一”项目标杆校,城阳南万小学,感受“十个一“项目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

“要讲我们学校的变化,还得从一面鼓说起。”南万小学校长万延东口中的这面鼓就是现在学校人手一个的“盘鼓”,2018年11月5日,‘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趁着项目开展的东风,学校探索将‘十个一’项目与传统、特色项目结合,让传统打击乐“盘鼓”走进了课堂,在普及的基础上,确定了低、中、高年级的项目特色。

南万小学大队辅导员矫立芹告诉记者,当初选择“盘鼓”作为学校特色和项目开展的突破口,一是,因为作为传统打击乐它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简单的可以打几个鼓点,再复杂一点可以打出很多激昂的旋律。”二是,学习盘鼓可以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是一门体艺融合的学科。

学校先后投入70余万元给学生配备1200面盘鼓及表演服装,用于学生盘鼓的学习创新。南万小学的盘鼓表演打破了传统的盘鼓打法,创新形式,把小学生的活泼情趣、灵动洒脱与盘鼓的气势宏大、豪情满怀巧妙结合,使孩子们的表演不同于成人表演,充满清纯的童趣之美。

万延东告诉记者,现在南万小学2700名学生人人会打鼓,个个会武术操。“'十个一'项目的开展带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更让学校美誉度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生源涌入南万小学。“马上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将在我们的分校就读。”他透露,现在这所昔日“村小”已经升格为两个校区的“超级大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后,青岛市即研制出台了《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根本目的是改变当前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现状,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真正将德智体美劳诸育落实落小落细,为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个一”项目包括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记(周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项目的定位主要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加强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项目实施,立足基础,培养兴趣,开发潜能,养成习惯,受益终身。

全市中小学在“十个一”项目推进中,增加项目540项,纳入校本课程的项目数3200项,建立校本教材合计3100册。针对劳动等薄弱环节,组织编写全国首套覆盖小、初、高全学段的《劳动教育(实验)》教材,共计21册,于2020年秋季学期起在三个劳动教育试验区和全市90所劳动教育实验学校推广使用,覆盖学生约20万人。



相关新闻链接

UC头条     艺体两翼多面开花 青岛这所学校“体教融合”经验获赞

今日头条    探索体教融合的青岛路径,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岛新闻网      艺体两翼多面开花 青岛这所学校“体教融合”经验获赞

智慧青岛       深化体教融合 青岛市城阳区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爱青岛   驰骋赛场、飞檐走壁,青岛这所学校的学生体育咋能这么牛?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驰骋赛场、飞檐走壁,青岛这所学校的学生体育咋能这么牛?

蓝睛     体教融合看青岛:教育教学为中心体育艺术两翼齐飞

青报教育在线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艺体发展助成长,体教融合结硕果

青岛晚报     金牌教练入驻“样板校”,带出全国冠军

青岛晚报    能“鼓”能“武” 昔日“村小”升级成“超级校” 南万小学借助“十个一”赢得家长认可实现生源激增

青岛大众网     深化体教融合 青岛市城阳区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