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一中不断提高校园文明程度——构筑精神家园,成就学生美好未来

15_00

□ 本报通讯员 尹吉志

本 报 记 者 张忠德

作为一所有着69年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精神的老牌名校,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获评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指导学校等荣誉称号。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不断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优化育人环境,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教育,以饱满的精神成长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胶南一中校长管仁福如是作答。

党建引领 思想铸魂

作为多年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胶南一中学校党委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领党员在疫情防控、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率先垂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抓好党建促中心,围绕“让优秀者更优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育人目标,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成长成才,更要让学生把自己梦想和未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管仁福表示。为此,胶南一中聚焦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核心素养培养,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学校从自身近70年所积淀的办学经验和文化底蕴入手,解读“明德至善,博学大成”的校训,从中提炼出“明德,博学,致远”三个要素作为课程开发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开发出《精彩人生》《快乐成长》等五个系列100多门校本课程。

衣钵相传 师生相长

课间、饭后、宿舍、走廊……走进胶南一中的校园,会发现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景象随处可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这源于胶南一中多年来一直实施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都担任导师,每个学生都有导师负责。

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胶南一中乘势而上,技术上采取“以新带老”,让年轻教师率先尝试智慧平台的操作,而后教给老教师该如何使用;在专业素养与价值追求上,则采取“以老带新”,引领教师按照“教学新秀-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的梯度进行大发展,实施“淬英”“青蓝”“辐射”工程;联合“齐鲁名校长协作组”省内优质高中进行教育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联合教研,形成学科的优势互补;不断激励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2020年,胶南一中圆满承办青岛市高中教育与教学工作会,展示和推广了学校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一批有水平、有风格的教师受到关注和推崇。学校拥有“青岛名校长工作室”“新区名师工作室”“新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四个,2020年以来,有13位教师获区级优质课程评选一等奖、3人获评“青岛名师”。

师生相长。2019年起,胶南一中建立起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电子档案,通过大数据掌握个体学生和群体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行为引导,使每个学生在各方面、各时期都能得到“私人定制”式的帮助。

拓宽阵地 协同育人

在胶南一中有一面“与众不同”的墙,在这面墙上你会看到“青春少年们”对自己当下的激励、成长的感悟和未来的憧憬,学生们还给这面墙起了个名字,叫“快乐成长涂鸦墙”。“每次路过这里,都会停下来看一看当时写下的誓言,想一想有没有好好努力,离自己的愿望还有多远。”该校高三七班学生刘兴宇说。

2020年10月,胶南一中新一届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建立,学校大力实施家长驻校办公、家长陪修、陪餐等制度,全面落实家委会监督评价职能,健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网络,让更多家长参与到活动阵地营造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学校德育工作“支招献策”。

胶南一中还坚持开放式办学,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市黄岛区交通警察大队开展高校、警校共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夏令营、体验中国海洋大学校园生活,开展海尔集团参观、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构建三维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明确人生价值与奋斗方向,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