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眸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引领人民,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其中,金融事业作为发展和前进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为深刻回顾红色金融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核心启示,从加速以红色金融推动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24日上午,以“重温百年奋斗史 启航产融新征程”为主题,市北区红色金融论坛暨产融项目签约仪式在青岛市市北区红景新区成功举办。
市北区红色金融论坛暨产融项目签约仪式
业内专家、企业嘉宾齐聚红色金融论坛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的红色理论专家、红色金融专家,以及部分头部“城市合伙人”企业等汇聚一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副书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薛伟江;原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部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军事顾问姚有志;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王郡里;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阎启英;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李路;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副校长、一级巡视员王涛;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贾福宁;中交长三角区域总部副总经理卢书明;青岛市市北区委书记、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新竹等出席活动。
赓续红色金融血脉
市北区首场红色金融论坛落地红景新区
活动现场,活动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基地的宣传片中拉开帷幕。活动伊始,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书记、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新竹对市北区传承红色发展基因、赓续红色金融血脉的底蕴和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市北区委书记、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新竹发表致辞
他表示,市北区正通过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实现老城区的高质量发展,依托红景新区的红色底蕴,融入市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和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解决实体经济、社会治理的痛点、堵点问题。张新竹特别强调,现在市北区正着力打通智能制造、贸易端等发展生态,围绕RCEP+工业互联网、RCEP+工业4.0等形成的解决方案,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实体经济赋能。
中交集团长三角区域总部副总经理卢书明致辞
随后,来自中交集团长三角区域总部的副总经理卢书明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中交集团积极融入青岛、融入市北谋求发展,对标国际先进邮轮港城产业发展,积极参与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建设,与市北区共成长、共发展,不断助力青岛向双循环、双节点的产业引领城市转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发表主旨演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发表主旨演讲,与现场嘉宾一起解读百年红色金融的历史意义、挖掘红色金融的时代价值。他指出,百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将党建引领与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而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红景新区,是市北区以红色资源为统领,引领更多资本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的一大创新,希望市北区能够以此为基础,在RCEP的重大机遇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鲁信创投副总经理葛效宏发表主题演讲
中车科技园(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顿继会发表主题演讲
尚颀资本合伙人冯戟发表主题演讲
市北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张雷主持论坛
此外,作为助力市北区不同领域发展的企业代表,鲁信创投副总经理葛效宏、中车科技园(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顿继会、尚颀资本合伙人冯戟等,分别从创投风投等角度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学习实践基地揭牌
为进一步深化红色金融研究,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学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市北区在红色金融领域的研究探索将形成长效机制。
签约现场
本次论坛活动,共签署了2项战略合作协议、7个基金项目和1个股权投资项目,总规模64亿,涉及创业投资、产业推进、城市更新、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活动最后,举行了以“践行初心-产融结合促进老城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红色金融论坛闭门会议,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主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此次活动的举办,将充分发挥出市北区作为青岛红色文化发源地、青岛百年金融业发展开端的底蕴与影响力,市北区正依托红色金融论坛,引领深化新格局下红色金融文化研究,构筑“红色金融生态圈”,为市北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青岛百年馆陶路新金融街担起市北区产业发展重任
延续红色金融传承
市北区构筑“红色金融生态圈”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红色金融之于党建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打造“红色金融生态圈”,团结更多的合作人,抓住金融发展的有利时机。
对于金融产业的全面推进,市北区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充分的行动力。这里是青岛百年金融业发展的开端,青岛的金融基因在这里发源,一百年前便已开始兴起活跃,彼时的市北区,作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为“青岛的华尔街”。可以说,金融产业早已成为市北区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历史长河滚滚而过,今天的市北区依旧将金融业作为重点布局领域。近年来,市北区锚定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目标,以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及三者融合创新产生的新业态,不断激活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在积极推进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的进程中,市北区聚焦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正全力做好“RCEP+金融”的文章。
为此,市北区提出打造青岛独有的“新金融”名片,立足馆陶路的优势禀赋,积极顺应金融产业发展规律,把新金融作为推动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打造青岛新金融中心,积极探索一条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金融之路。
青岛新金融产业园崭新亮相
位于市北区馆陶路34号的青岛新金融产业园,可以说是青岛市新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以青岛融汇财富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投资机构青岛国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引领,汇聚社会优势资源和产业资本,以产业力量助推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带动青岛尚颀汇铸战新产业投资基金、青岛维信诺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截至目前,落地新金融产业园基金规模已达160亿元。
以青岛新金融产业园为代表,近年来市北区牢牢抓住新金融产业发展赛场,全力推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保险、金融科技、创投风投等新金融产业发展,金融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成事的市北区,正在资本这一源头活水的滋润下,释放出日益澎湃的发展活力。
下一步,兼具交通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市北区,将围绕核心区、RCEP五大赛场17条赛道,通过“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模式,充分整合市北区独特的优势禀赋和资源,实现所有的资产资本化、所有的资本证券化。
红色金融赋能红色阵地
红景新区全面融入市北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的主办地红景新区,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是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是青岛早期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大本营,也是党领导下青岛早期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留下红色火种。
活动开始之前,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红景新区真理馆,切身领略这里的红色底蕴,深度了解市北区正着力打造的红色思想文化引领,具备理论深度、蕴含产业活力、富有青岛特色的红景新区。
7月22日,市北区举行青岛红景新区专题“三述”答辩会,张新竹强调,红景新区是市北区委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主动扛起青岛“红色摇篮”的使命担当,为传承红色基因、实现市北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
红景新区真理馆
本次活动在红景新区举办,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金融基因,赓续红色金融血脉的同时,也有利于从红景新区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百年红色金融史中汲取定力和智慧,增创新优势、聚合新资源,以红色金融基因牵引赋能老城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活市北区独特的发展优势。
推动市北区高质量发展,最突出也最亟需突破的问题在产业。当红色金融赋能红景新区,被誉为实体经济命脉的金融业,已然成为加速实现红景新区“产业红景”发展目标的强有力推手。
红景新区内部一景
面向未来,红景新区正加速融入市北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和全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打造信仰红景、治理红景、产业红景、人才红景、数字红景“五个红景”,并通过打造“招大引强的导流平台、项目推进的提速平台、创新创意的策源平台、营商环境优化的促进平台”,汇聚更多企业来到市北、投资市北、发展市北,不断助力市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和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姜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