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新婚,想把屋子好好规整一下,那天收拾屋子时发现墙角靠着一个破旧的柜子,看它又丑又脏的样子,感觉特别碍眼,于是就想把它扔掉。我拉开柜子,发现柜子的一角孤零零地放着着一个小木匣。我好奇地拿到手里准备打开,这时有人“呼”地一下从我手中夺走小木匣,我转过头一看是婆婆,就气冲冲地说:“妈,啥稀罕宝贝,看都不让看一眼,至于吗?”婆婆赶忙解释说:“闺女呀,这就是咱家宝贝,是传家宝。”
婆婆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用袖子来回擦拭着。其实我觉得根本不用擦,只是薄薄的一层浮尘而已,单看那明光光的木匣子,就知道那是常年累月反复擦拭的结果。听婆婆一说是宝贝,我迫不及待想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婆婆却一点也不急,把匣子反反复复擦了个够,才轻轻地、慢慢地打开。一张方方正正的泛黄的折纸映入眼帘,一看就是有年头的旧物,我心里不由揣测着——难道是值钱的文物?
婆婆小心翼翼地把纸张摊在手上,泛黄的纸张露出了它的真容,只见上面印着鲜艳夺目的国徽和红旗,我歪着头看觉着不过瘾,于是也像婆婆那样小心翼翼把双手凑过去,把纸张端到眼前仔细看。纸上写着“革命烈士靳玉珍同志”几个字,我蹙着眉睁大眼睛愣住了。婆婆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就说:“那是你爷爷。”啊?咱家还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婆婆点点头,说起了爷爷靳玉珍的故事。
爷爷靳玉珍,从小就饱读诗书,爷爷的姐夫是革命干部,在姐夫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爷爷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革命的队伍。
1938年,爷爷从河南省卢氏县“抗日救亡训练班”毕业。1940年前后,国民党省政府迁移到卢氏县朱阳关镇后大搞白色恐怖,到处搜集中共地下党员,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共卢氏县地下党组织积极同白色恐怖作着英勇的斗争。爷爷就是那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伪保长,秘密身份是联络员。
解放战争中,爷爷利用地主和保长身份,筹粮筹物,为支援前线作贡献,并及时收集情报提供给我军。一天,爷爷在给咱们部队送粮途中,与敌军遭遇,爷爷被抓后宁死不屈。1947年11月,爷爷被敌人枪杀,时年40岁,葬于河南省卢氏烈士陵园。
屈指算来,爷爷牺牲已73年,我虽然从没有见过爷爷,但从这张泛黄的革命烈士证书上,我仿佛看到了爷爷传奇而光荣的一生。
昨天,婆婆把爷爷的故事讲给我;今天,我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写出来,想让更多人知道那些血染的故事、那些气壮山河的英雄!
文/邹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