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9项指标超额完成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2020 年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今日发布

今天下午,《2020 年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对外发布。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我市“十三五”9 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圆满成效,全市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多项生态环境指标创历史最佳。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20 年市区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s)、可吸入颗粒物(PM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0;)浓度分别为 31、61、7、 31、145 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为 1.2 毫克/立方米,六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6.3%。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水污染防治方面,2020年我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青岛市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94个地表水断面中,常年断流7个,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I类标准的断面59个,占比62.8%; 水质较差的劣V类断面3个,占比3.2%。海洋环境保护方面,2020 年我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水质优良面积(一、二类)比例达到 98.8%,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防治方面,2020 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未发生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目标任务。噪声污染防治方面,2020 年市区区域环境昼间噪声 58.7 分贝、道路交通昼间噪声 70.0分贝,同比均保持稳定;市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全部达标。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方面,2020 年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24.57万吨,处置利用量为24.71 万吨,年末贮存量为1.15 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为1.20 万吨,全部安全处置。辐射管理方面,完成全市4家核技术利用单位99枚高风险移动放射源GPS安装并与省级在线监控平台联网,严格落实放射源转移备案制度,办理175枚放射源转让备案、124 枚放射源异地使用备案,确保所有放射源处于受控状态,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事项259件。2020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农村环境保护方面,2020年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莱西市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红石崖街道、院上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环境综合管理方面,2020年完成99家、142个点位的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全市共联网市级监控平台693个点位,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100%,连续 7 年全省排名第一。建成山东首个海上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成2个市级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多部门联合开展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针对"油罐车侧翻"和"汛期危化品泄露"两个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桌面推演。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李澍 李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