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是租房、购房最为频繁的人群。作为全国人口总数第二名、人口增量前五名的省份,山东拥有大量青年群体。作为居住领域的“新生中坚力量”,这部分新青年的居住习惯及消费特征是怎样的呢?青岛贝壳研究院专门就山东省新青年做出公开调研,洞察这部分群体的特征。数据显示,青岛新青年购房呈现“三高”,即购房成本最高、置业人群年龄偏高、女性置业占比逐步走高。
购房成本最高达170万元
青岛贝壳研究院统计了2021年前4个月的二手房实际成交数据,同时把购房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计算出山东九城新青年群体套均购房总价。山东六城套均总价超百万元,其中青岛新青年购房成本最高,达170万元,潍坊新青年购房成本最低,平均花费73万元即可拥有自住房。而据贝壳研究院此前发布的相关数据,60.86%的青年购房者置业需要家人支持,“多个荷包”支撑了新青年们的购房梦。
房价收入比方面,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春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全国35个测算城市中,青岛的房价收入比为7.9,全国排名13位,处于高位,济南和烟台的房价收入均在合理范围内。据了解,房价收入比是由总房价和家庭年收入水平决定的。贝壳研究院拟用30年还款期限、首套现行平均年利率5.33%、首付比例20%-40%的情况,代入计算公式后最终测算“合理”的房价收入比范围是5.55~7.4。在此基础上,收入比越高,购房压力相对越大。
此前,贝壳研究院根据房价收入比及房租收入比建立了居住自由指标体系,居住自由指数越高,表示居住负担越小,反之亦然。从此前调研的35个城市情况来看,山东省内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中,烟台居住自由指数最高,青岛居住自由指数最低。从山东整体居住报告来看,青岛新青年租房和购房价格均处于山东省最高水平,但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白领青年月薪水平来看,青岛白领薪资水平为全省第二,可见青岛新青年要实现居住自由需格外努力。
青岛置业人群年龄偏高
置业人群年龄对购房行为影响是显著的,对于80后的置换群体及90后刚需群体,在产品及配套选择上,差异性是明显的。
分区域看,置业人群年龄表现出怎样的特征?研究数据发现,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一线城市置业人群年龄普遍偏高。就二手房而言,一线城市购房平均年龄约为36.6岁,高出新一线城市1.6岁,高出二线城市0.6岁;就新房而言,一线城市购房平均年龄约为37.2岁,高出新一线城市3.2岁,高出二线城市2.7岁。
青岛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置业年龄偏高,二手房、新房的购房平均年龄分别为35.4岁和34.1岁,均高于新一线城市平均值。在新房及二手房方面,置业年龄表现出怎样的特征?研究数据发现,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新房的置业平均年龄要低于二手房,青岛的新房置业平均年龄为34.1岁,早于二手房置业平均年龄1.3岁。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尚未进入存量房市场,买新房的多为刚需群体,二手多为置换,所以买卖交易仍以新房为主。新房相较于二手房,在居住品质方面普遍较高,同时在交易方面,部分区域有政策上的倾斜,比如2020年3月城阳区率先出台的《关于吸引人才享受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的实施意见》。因此,刚需购房人群更愿意选择新房,体现在年龄上,要低于二手的置换人群年龄。
女性置业占比逐步走高
“七普”数据显示,青岛市男性人口为513万人,占50.96%;女性人口为494万人,占49.04%,我市男性比女性多19万人,而“六普”男性比女性多6.8万人。在高学历女性占比提升,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及传统婚姻观念改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女性在家庭生活及社会工作中的话语权逐步提升,“她经济”已经正式到来。在居住领域,女性置业的百分占比也在逐年提升,贝壳研究院统计了35个样本城市,最新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女性置业人群百分占比增速相对明显。青岛女性置业占比在2021年出现小幅增长,达到44.7%,低于其他新一线城市约3-4个百分比。
当代女性想婚前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动机来自哪儿呢?女性受访者中,认为“房子比婚姻更让人有安全感”“在家庭和婚姻里更加有底气”“有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地方”的占比分别为36.07%、29.59%和24.32%。更多女性从情感上考虑,想通过婚前置业,为自己未来的家庭生活提供安全网。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辛小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