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吕秀丽 李涛)在装饰行业,最下游的施工大多由工头承揽项目,再找熟悉的技术工人干活。这个过程中,往往都是熟人关系,没有签订劳务合同。当结算工钱谈不拢时,个别工人没有走法律途径维权,而是采取极端方式,结果吃了官司。近日,由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宣判,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据了解,王某通过朋友介绍给工头江某打工,他负责在青岛市即墨区一处别墅贴瓷砖。王某工作了一个多月,谁知,工头江某结账时未按照约定的价格给付27600元,仅支付18000元。王某数次给江某打电话,江某不接电话。后王某凭施工时办理的出入证来到别墅。进入别墅后,王某寻找江某未果,给江某打电话依然不接。王某一时怒火攻心,随手从二楼主卧卫生间门口拿起一把黑色方头锤子,将主卧卫生间、儿童房卫生间和北次卧卫生间墙面、负一楼大厅地面、负一楼卫生间墙面、一楼厨房墙面、一楼过道的瓷砖均砸坏。发泄完之后,王某将锤子随手扔在客厅,并关门离开。
等怒火平息后,惶惶不安的王某最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对其故意毁坏财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即墨区价格认证中心认定,其损毁物品价值共计人民币15601元。鉴于被告人王某投案自首,认罪认罚,且积极赔偿业主损失,法院酌情从轻处罚。
在此,检察官提醒: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务工人员要有证据收集意识,尽量签订书面劳务合同,对劳务价格和结算方式等有明确约定。如果没有劳务合同,也尽量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录音等方式对上述事项的合意进行证据固定。当发生劳务纠纷时,要寻求法律的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莫意气用事滥用暴力,否则害人害己后悔莫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