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课间操变身京剧操 郊区娃圆艺术梦 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崂山区汉河小学)艺术之花精彩绽放


每天大课间时间,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 (崂山区汉河小学)的操场,你会惊奇地发现:伴着韵味十足的京剧音乐,孩子们正有滋有味地做着不一样的课间操,灵动的眼神、轻快的身姿、经典的动作与传统的广播操全然不同。原来,这就是学校独有的京剧操。

为山里娃种下艺术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如何给郊区、山里的娃们种下一粒艺术梦想的种子,让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登上大的舞台?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崂山区汉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兆奇介绍,经过反复思考实践,学校围绕“童心教育——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办学理念,提出了“传承国粹,艺润童心”的艺术发展思路,从此,传承京剧文化的艺术梦在南师大青岛附小的校园里生根、发芽、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南师大青岛附小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传统与创新同发展”的原则,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把京剧艺术打造成为了学校鲜明的艺术特色。学校将京剧与落实青岛市教育局“十个一”项目相结合,每年举行戏剧节、合唱节比赛,人人演京剧、唱京剧;将京剧与体育相结合,编排了独特的京剧操,让京剧韵律在大课间跃动;将京剧与美术相结合,指导学生学画脸谱,让京剧人物通过画笔跃然纸上;利用学校的美术特色——石头画展现京剧元素;利用剪纸艺术剪出栩栩如生的京剧人物形象;将京剧与语文写作相结合,参加演出或比赛后,引导学生把所感所悟写下来,孩子们的亲身经历和自信心在笔尖流淌;将京剧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国家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进校园传承研究”课题已经结题,并参加了课题结题的汇报演出;将京剧与音乐教学相结合,音乐老师多次在市级音乐教研活动上进行京剧进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将京剧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打造京剧“亮色课程”,编写“京剧进课堂”校本教材,在全校普及京剧知识、人人学唱京剧名家名段;将京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每年走进社区纳凉晚会演出,参与文化志愿者服务;将京剧与课后托管服务相结合,成立“童梦”戏曲团,每周二、周五下午,学校借助校内托管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京剧艺术学习,使京剧“小演员”梯队建设更趋完善;将京剧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特色鲜明的“童心京剧院”、“国粹文化墙”……

传承与创新书写教育传奇

李兆奇校长介绍,南师大青岛附小的京剧艺术已经渗透进学校各个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浓厚的艺术特色。借助京剧艺术特色教育,学校实现了跨学科融合,多领域发展,全方位育人。多年来,学校屡屡获得区、市艺术节一等奖;多次参加青岛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演出;培养了两名学生顺利考上天津京剧戏曲学院,2019年一名学生又被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学录取。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要传承更要创新。2019年11月,以京剧社团成员为班底新组建的啦啦操社团,仅用三个月时间便获得了崂山区、青岛市艺术节的一等奖,全国金奖第一名;2020年啦啦操社团、健美操社团连续获得区、市、全国艺术节比赛五个第一名,实现了“大满贯”的辉煌!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和谐一致,艺术之花尽情绽放在校园内外的各大舞台上。

2019年11月,在南师大青岛附小承办的“践行十个一京剧进校园”青岛市音乐学科特色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推广会上,青岛教育局与会领导高度赞扬学校的京剧特色专注于美育短板,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定位精准;活动措施落实到位,回归教育本质,不仅使主题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评价,更产生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丰富充实了校园文化,滋养浸润了学生心灵,并进一步宣传了青岛样板,传播了青岛声音。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摄影报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