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一场奇妙的头脑风暴:以艺术之名,寻计青岛西海岸新区“生长空间”

在当今社会,公共艺术从依附于建筑物上的“装饰品”,逐步向影响城市形象、创造更多价值的层面递进,对于城市气质的塑造,拥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正是洞察到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发展升级的巨大潜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近日掀起了一场以艺术之名,寻计城市“生长空间”的头脑风暴——2020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

这场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七大洲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并以线上线下会议同步进行的形式,深入交流和研讨国际公共艺术的前沿理念,探索公共艺术推动形成城乡文化传承与创新、交流互鉴的广阔空间,推进艺术与生活、文化与民生、审美与社会发展的公共艺术实践。

该会议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为业内人士搭建起一个国际公共艺术交流合作的服务平台、研究平台和展示平台,并以公共艺术为切口,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文化内涵提供“智库”支撑。

汇聚全球智囊

为青岛气质“量体裁衣”

艺术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赋予其独特的文化气质,更在于为城市带来社会、经济等层面上的正面反馈。

而公共艺术的价值,比之一般的艺术,更侧重体现与多数人愿景相一致的取向,可视为能够体现城市居民整体精神面貌的最大公约数。

正如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在大会发言中所讲,“不管你住在青岛、罗斯托克或罗萨里奥,不同地方的公共艺术品都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体现的是当地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表示,本次会议正是旨在将公共空间环境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以人民为主题,创造共建共享的公共空间,从而不断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和人民生活的品质。

如何让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支点,从而为城市谋求更大的“生长空间”?在本次会议中,来自国内20多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公共艺术、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滨水空间与城市更新、公共艺术运作机制、公共艺术教育、社区营造、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六大主题共同探讨,留下了诸多独特的见解。

比如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滨水空间与城市更新”道出了青岛城市风貌的两大特质——“海洋文化”及“开放创新”。

针对青岛的海洋自然优势,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在发言中指出,“城市的自然格局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基地和舞台。如何让城市的自然资源产生出应有的价值,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公共艺术探索的先行者,理应在公共艺术领域做足海洋文化的文章。”

而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副主席汪大伟则表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一直是青岛公共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这种历史积淀具有传承的价值,但针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气象, 我们也要考虑在整体风格保持统一性的同时,避免千楼一面。”汪大伟认为,青岛在保持东部时尚、有国际腔调的同时,尽量保持沿海一线的地域文化特色;新增公共艺术品应符合城市人消费和审美需求,保证公共艺术空间在回归当代生活功用的同时,兼具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服务、体现当代精神和当代风范的功能。

线上线下联动

构建公共艺术“青岛智库”

针对青岛西海岸新区近年来致力于打造青岛大都市“后花园”、努力构建“山海城融合的滨海蓝湾”的宏大目标,在本次会议中,不仅有与会嘉宾提供了诸多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建议,还祭出了一个大动作——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任务书》,构成了线上会议与线下活动的有机联动。

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张磊娜表示,“我们希望来自全球的个人或团队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创作背景,在城市布局的主要片区、城市广场、绿地系统、交通枢纽、城乡社区及其它方位开展公共艺术创作,并可提交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参与到我们的方案竞选中。”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这次动作具有深远的考量——曾经,美国西雅图曾经向全球征集公共艺术方案,后来催生出一个活化当地已有IP“瑞秋猪”的经典案例,新的公共艺术计划借助一个重达250公斤的金色铸铜雕塑及绵延几百米的趣味猪“脚印”,立在当地的集市入口处,自此,一个孤零零的雕塑作品发展成为一个社区文化节,其文化价值被创造性地开发了出来。

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华峰表示,“线上会议与线下互动组成的有机联动,向全球征集金点子,也证明了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头脑风暴。我们更希望借由本次会议,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乃至整个青岛未来的公共艺术规划,提供长期的智库支撑。”

而作为本次会议的另一个“大招”——《国际公共艺术青岛倡议》也随之发布。

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表示,希望日后能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公共艺术成功案例打造成中国经验,会议后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也将成功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这一系列举措在唤醒公众对艺术的体验与醒悟的同时,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乃至整个青岛城市公共文化艺术品质。

“经过讨论,我们计划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国际公共艺术研究交流的长效机制,把国内国外的艺术家们组织在一起,为整个青岛市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献计献策。” 潘鲁生告诉记者,通过一平台、一目标、一机制的推进,以及2021年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的评审和颁奖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举办,后续将有效加强地方政府与协会、高校、专业团体、设计师艺术家的全面深入合作,为青岛的城市发展找到新空间。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王泽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