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发掘内需潜力 新型消费加速扩容提质;2月净买入超千亿元 外资加仓中国债券势头不减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3月4日,五大信披报刊主要内容集萃:

经济参考报

头版

发掘内需潜力 新型消费加速扩容提质

新发展格局之下,进一步发掘国内市场巨大潜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逆势增长的新型消费正在迎来多方布局。《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部门围绕促新型消费接连表态,涉及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商务流通领域转型、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多地积极出台支持举措,明确今年促新型消费的具体施工路线。分析指出,多重利好之下,新型消费有望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增长引擎。

要闻

企业并购持续活跃 资源横向整合加速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并购重组表现活跃。据同花顺统计,截至3月3日,年内并购案例数量已达到1160个,金额为2543亿元,其中与上市公司有关的并购案例为640个。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企业整体并购规模仍将继续保持增长。

38股披露2020年度分红方案 8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50%

进入年报季,A股上市公司分红方案陆续出炉。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3日发稿时,已有38家公司公布了2020年度分红方案,拟分红金额共计266.88亿元。从现金分红比例看,29家现金分红比例超过20%,其中8家超过50%。

“大基建”叠加“碳达峰” 钢铁行业盈利弹性或将释放

今年普遍倡导的“就地过年”政策使多地春节期间持续施工,开工率提升下钢材需求好于往年,更早更强的旺季要素也进一步支持钢材等价格上涨。

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基建”持续带动整体钢材需求。2021年以来各省市重大项目计划纷纷落地,在建、新建项目密集开工。

不仅如此,随着碳达峰目标约束明确,机构预计2021年钢铁行业业绩稳定性将稳步提升。华宝证券分析师王合绪指出,压缩粗钢产量为行业带来二次供给侧改革预期,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第一耗能大户、工业体系内第一碳排放大户。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节点,工信部明确2021年重点工作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需强供弱”将推动2021年钢铁行业供需格局趋紧,企业盈利具备较大向上弹性。

机构调研风格转换 中小市值人气度上涨

春节假期结束后,公募基金等机构又开始了忙碌调研。综合2月份数据来看,在抱团股剧烈震荡之下,近期各家机构纷纷转向,开始了对中小市值公司的挖掘。

从调研行业来看,获基金公司调研数量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依次是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计算机。其中,医药生物再度成为基金公司调研数量最多的领域。个股方面,2月份被调研次数前五名的分别是医药生物行业的爱美客、轻工制造行业的周大生、国防军工行业的航天发展、机械设备行业的杰瑞股份和电子行业的传音控股。

中国证券报

头版

推进投资端改革 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日前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培育壮大专业投资者、引导长期投资、丰富金融产品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要闻

2月净买入超千亿元 外资加仓中国债券势头不减

2月外资继续加仓中国债券,净买入超千亿元,中外利差缩窄等因素并未扭转外资增持势头。

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外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趋于退出,需关注由此引发的资本流动变化。

IPO中介机构迎“开门红” 加速向头部机构集中

截至3月3日,2021年以来已有67只新股首发上市,较去年同期(39只)增长71.79%。涉及的主要中介服务机构包括31家保荐券商、12家会计师事务所、27家律师事务所。结合承销额、IPO项目数量等分析,相关业务向头部机构集中态势明显,“马太效应”显著。

上海证券报

头版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完善财富管理制度 促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将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姜洋准备的提案对投资端改革、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等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他认为,我国居民优化资产配置、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需求日益迫切,有关部委应深入研究发达市场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的法制体系,完善财富管理制度,促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

要闻

次新股频现再融资 募资额大多超过IPO

行情向好为上市不久的次新股再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在2020年以来挂牌上市的公司中,目前已有15家推出了定向增发方案,定增募资多用于新项目建设、产业链整合及补充流动资金,且募集金额大多超过IPO募资额。

对此,有市场人士直言,“先上市、后运作”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次新股IPO募资额受限、难以满足后续项目发展的问题,同时又能起到引入外部投资者增强市场预期的作用,可谓“一石二鸟”。

资金态度趋谨慎 机构称市场风格或转向“防御”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后走高,盘中指数在金融股带领下一路高歌,尤其是银行、保险板块大涨,给市场以提振。从节后的股指表现看,2月18日至3月3日创业板指累计跌幅超过12%,沪指则仅回调了2.14%。

对近期盘面出现的一系列变化,有机构认为,市场风格正从进攻转为防御;资金态度由“害怕错过”变成“害怕失去”;市场正从以相对收益者主导过渡到由绝对收益者主导。

证券时报

头版

促进投资端改革 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今年带来了两份提案。在《关于促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提案》中,他建议有关部委深入研究发达市场的做法和经验,结合中国法制体系,完善财富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研究制定统一的投资顾问法律或行政法规,推动资产管理业务统一监管。

在另一份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联合署名的提案中,他们建议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抓住机遇,建设高层次的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要闻

一二线城市密集调控 控杠杆和二手房成关键

为应对打新潮、二手房乱跳价、代持等楼市“虚火”蔓延,今年以来各地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楼市调控政策密集落地,而且调控越来越精细化,“控制杠杆”和二手房市场调控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关键词。

为了抑制楼市“虚火”,2021年开年两个月,全国各地已密集出台一轮房地产相关政策。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今年以来各地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楼市调控次数已高达87次,囊括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东莞等一线城市及热点城市。此外,这也是继去年7、8月后的新一轮楼市调控。

中基协:基金投教宣传严禁娱乐化

“公募基金管理人要夯实投资管理能力,珍视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信任,加强机构声誉管理,牢固树立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切实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投资回报……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时,应注重专业、诚信、合规,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严禁娱乐化,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3月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声,针对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提出倡议,为基金投教宣传的娱乐化现象划出监管红线。

证券日报

头版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塑造多元化的资本形成机制

全国两会周期开启,投资者十分关注与资本市场有关的政策动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都突显了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性制度,改善市场生态,优化资本形成机制,势在必行。

要闻

成品油零售限价“八连涨”

3月3日,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3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0元。折合升价,92#汽油与0#柴油分别上调0.2元、0.21元。

此次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是2021年的“四连涨”,也是自2020年11月19日以来的“八连涨”。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芦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八连涨”后,汽油柴油每吨累计上调幅度分别达到1440元、1385元,折合成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分别累计上调1.13元、1.18元。

新股分化 去年以来14只新股上市次日跌停

3月2日,上市第二个交易日的联德股份和园林股份开盘不到一分钟便双双跌停。截至当日收盘,联德股份报收20.21元/股,跌幅9.98%;园林股份报21.23元/股,跌幅10.00%。

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截至今年3月3日,A股市场共有14只新股在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出现跌停情况。今年以来共有4只新股出现上述情况。

来源:新华社

整理:申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