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事”候选事件简介+视频

为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辉煌成就,宣传推介各行各业基层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工委(区委)决定评选“十三五”期间“新区大事”和“最美新区人”并举行发布仪式。评选采取公开投票占50%、专家评审占30%、组委会评定占20%的方式确定最终结果。经前期层层推荐,产生了“新区大事”“最美新区人”候选名单。“新区大事”候选事件排序不分先后,“最美新区人”候选人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市民朋友可通过网络进行公开投票,网络投票可下载注册“西海岸传媒”客户端,进入首页投票模块进行投票。

“新区大事”候选事件简介

01.《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颁布实施。

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从管理体制、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军民融合、生态保护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规定,为新区的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开发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对新区更好地担当国家使命、辐射带动全省全市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02.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获批。

2019年8月,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获批挂牌,在山东自贸试验区中面积最大、承担试点任务最多。承担的106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已完成98项,其中13项首创案例入选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批“最佳实践案例”。新增企业主体2.4万家。

03.全国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获批。

2018年2月,海尔COSMOPlat获批首个国家级“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已汇聚全球3.4亿用户、4.3万家企业和390多万生态资源,位居工信部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首位,在15个行业、12大区域、20多个国家进行推广复制,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04.新区首条地铁13号线开通。

2018年12月,贯通新区东西、全长70余公里的地铁13号线建成运营,是国内一次性通车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技术最先进的轨道交通工程,标志着新区迈入“地铁时代”。

05.新区首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青岛西站建成运营。

2018年12月,具备始发终到功能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青岛西站正式建成运营,站房6万平方米,站场6台14线,标志着新区迈入“高铁时代”。

06.成功主办青岛国际啤酒节。

连续主办6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余万人,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啤酒盛会。第30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总曝光量达到4.7亿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举办大型国际节庆活动的成功典范。

07.蓝湾整治打造世界级最美海湾。

2016年3月,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整治岸线137公里,修建蓝湾路慢行系统和视觉通廊78公里,绿化面积260万平方米,打造集生态共享、文化展示、旅游休闲以及产业升级于一体的世界级最美海湾。

08.全国唯一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落户新区。

2019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同建立“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承担国家层面5G高新视频产业先行先试的使命。已引进高新视频企业70余家,其中华为、京东方等行业头部企业20余家,打造国家级5G高新视频内容创新应用示范区。

09.实施“一核三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聚焦四大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总揽新区空间、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规划,整合形成以自贸试验区联动拓展区为“一核引领”,唐岛湾金融商务总部中心、海洋经济集聚发展区、董家口新港城为“三区布局”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放大政策叠加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交通支撑、提升城市能级,为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战略框架,绘制出一张科学蓝图。

10.青岛东方影都建成运营。

2018年4月,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全面建成启用,是全球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影视产业项目。已注册影视公司470余家,入驻拍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影视作品100余部,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青岛影视博览会等大型影视活动,“影视之都”国际名片愈加闪亮。

11.青岛世界博览城建成启用。

2018年8月,总投资500亿元,集展览、会议、酒店、商业、办公等多业态为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青岛世界博览城建成启用,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永久举办地,每年举办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等重要展会活动100余场,新区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佳会展名区。

12.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服务经略海洋国家战略,整合中科院海洋所等13家涉海院所,聚焦深海大洋等三大领域,建设海洋大数据等四个中心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七大研发平台,实施“智慧海洋”和“健康海洋”示范工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

13.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

投入13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2所,新增学位83750个,新聘教师2974人,新区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三优三美”西海岸模式面向全国推广。

14.新区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

构建“新区大统筹、镇街强治理、社区夯基础”的立体化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实施社会协同共治、社会心理服务等五大提升工程,促进网格巡查与“一号通”平台融合,实现“街呼区应、上下联动”,社会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均超过98%,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

15.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先行区。

以藏马山、田园青岛和佳沃蓝莓为核心,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投资16.9亿元,建设149个项目,率先建成独具都市郊区优势,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中国北方特色,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先行区。

16.新区获批全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2020年11月,经商务部等九部门批准,新区入选全国首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示范区突出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即促进口、促产业、促消费和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着力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区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17.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主创新建成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全球首个“氢+5G”智慧码头,创造了平均作业效率36.2自然箱/小时、最高作业效率44.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在世界码头自动化、智能化领域贡献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零排放、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18.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建设。

2020年10月,总投资171亿元、全长17.89公里的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建设,成为世界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将构建新区大交通格局,推动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助力提升胶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19.举办青岛凤凰音乐节。

连续举办两届青岛凤凰音乐节,结束了山东没有专业音乐节的历史,成为青岛首个城市音乐节IP。2020年音乐节秉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取得了艺人阵容、社会影响力全国第一,票房收入全国第二的佳绩,为新区打造“音乐之岛”国际名片奠定坚实基础。

20.建设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依托5家三级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引进18家高端专科医院,新增床位3700张。完成29处镇街医疗机构、479处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实现15分钟健康服务圈。清华大学北方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初步构建起“龙头强、枢纽活、网底稳”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21.新区获评“国家生态区”。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显著,被授予国家生态区。主要污染物减排强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连年攀升。完成41条(段)河道和唐岛湾全域治理。绿化覆盖率达50%。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建设项目1569个。

22.高标准引建高等院校。

引进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和中央美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等13所高等院校,总投资452亿元,总建筑规模826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驻区高校达到20所,其中部属高校9所,在校生将达30万人,成为全国闻名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地。

23.董家口港口岸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2020年6月,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面向国际航行船舶开放。董家口港已建成泊位26个,建成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全国最大的配套堆场、中石化全国首个LNG接收站,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和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新区升级为“双港口口岸”城市。

24.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获批。

2020年4月,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批准设立,成为中日两国在节能环保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区。示范区占地约10.68平方公里,聚焦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高端制造等合作,探索新型国际合作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打造立足青岛、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中日开放合作新平台。

25.新区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

聚焦294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497项惠企政策、162项高频民生事项,新区实施精简高效政务新生态改革攻坚行动,形成一证(照)通、极简审批等136项创新经验。2020年9月,新区与济南、青岛等五市一同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