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从瑞昌路驶入欢乐滨海城,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咽喉大道”畅通无阻,打破了困扰区域交通多年的掣肘;在这条“咽喉大道”上,不时可见一片片正在开工建设的地块,绿地海外滩的双子塔项目地下部分已经完工,周边住宅高楼鳞次栉比。行至傍海路19号,原来的青岛啤酒麦芽厂已变身青岛铁建广场,这里将被擘画出千亩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远景。一时间,建设10余年之久的市北区欢乐滨海城捷报频传。
被称为欢乐滨海城的“断头路”——瑞滨路建成通车了。
打通区域“断头路”
12月3日晚10点左右,家住保利香槟国际的一位居民发现,从瑞昌路进出欢乐滨海城的新路通车了,于是激动地拍下了一段视频发在业主群里,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据了解,这条新开通的“咽喉大道”就是欢乐滨海城的瑞滨路。
在此之前,通过唯一的进出通道,进欢乐滨海城需要拐七八个弯道,出欢乐滨海城也得三四个弯道,在上下班高峰期一旦发生刮擦等交通事故,进出区城的交通可能面临长时间瘫痪。12月3日,通往欢乐滨海城的这条“断头路”被彻底打通了。
12月8日,记者来到市北区瑞昌路沿线,看到瑞昌路立交桥桥下口已经建设完成,车辆可以直接沿修建完成的道路下桥,道路旁路牌显示,这条新路名为瑞滨路。“以前这里真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路很窄,天天这练车技。现在比以前方便多了,不用左拐右拐了。”市民李先生高兴的说,新路开通后,进出欢乐滨海城方便多了,以前碰到阴雨天或有事故的时候,小路就堵得死死的,整个欢乐滨海城的车都很难出去。
据了解,新路开通之前,欢乐滨海城3万多居民进出都只能“小心翼翼”地走一条双向两车道的辅路。“这个工程推进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在土地收储方面。”青岛市房地产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强介绍,由于道路部分用地权属涉及原有央企航空二公司,涉及整个企业的搬迁和所有土地的统一入储,还有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致使这个项目土地入储难度比较大。记者从市住建局部门了解到,这条通往欢乐滨海城的“咽喉大道”车行道宽24.5米,两侧人行道宽4.5米,为双向六车道,全长约280米,道路打通后,北侧与规划长沙路衔接,南侧与瑞昌路立交街接,即与区域内部两个主要外部出入口直接衔接,实现了欢乐滨海城与东部城区的直接联系。“瑞滨路的打通,对于欢乐滨海城后期开发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城市品质均有重要作用。”徐强表示,“尤其是交通功能至关重要,瑞滨路将承担起区域内部的大量对外交通。”
“断头路”一打通,进出欢乐滨海城的路顺畅了;与此同时,横跨环湾路的两处人行天桥,也即将迎来完工的时刻。据了解,今年3月份,我市启动环湾路两处过街天桥的规划,分别位于瑞海景园小区和保利香槟国际小区附近。经过半年的规划筹备及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两处人行天桥框架已经搭成,目前施工处于收尾阶段。此外,作为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之一的长沙路-环湾路立交工程,有望于明年建成投入使用。据了解,这个工程西起欢乐滨海城、东接长沙路、与环湾路相交,是欢乐滨海城另一条重要的交通配套设施,主要可以解决这一片区居民北行的出口问题。建成后,居民北行无需再绕行瑞昌路立交桥,可节省四五公里的路程。
瑞滨路的打通,加上长沙路-环湾路立交工程的推进,欢乐滨海城的南北两头,都有出口了。
产城项目春笋拔节
沿这瑞滨路一路向北,正在建设的新项目依次排列。其中,在瑞滨路的西侧,绿地海外滩的双子塔项目地下部分已经完工,计划建到51层的摩天大楼如春笋拔节。这是市北区千亩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集聚区的启动项目,将打造环湾建筑新地标。瑞滨路的东侧,第一城项目正在等待“二次出发”。根据网络问政发布的最新消息,由市北区牵头打造的跨国区域总部基地的千亩产业园区再传捷报,已正式将第一城地块纳入整体改造范围,目前正在结合招商引资委托进行方案设计。
站在瑞滨路与瑞昌路交汇口,可以看到与环湾路一路之隔的傍海路19号,已经露出了新的面容——原来青岛啤酒麦芽厂的30.8万平方米地块,已交由中铁集团建设青岛铁建广场。作为主城区罕见的大宗地块,这里已被擘画出千亩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远景。“这里将构建以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为引领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超过150米的高层商业建筑。”据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周家伟介绍,“这个项目将汇聚中铁建优质产业资源及企业总部,引入酒店管理品牌并建设优质产业载体,成为集总部经济、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创新孵化于一体的青岛新名片。”
如果把视野拉到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上,可以看到市北区确立的“1+6+N”产业发展格局,正加速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推动形成差异化功能的产业布局。其中“6”便是以6个千亩产业集聚区为支撑,这6个千亩产业聚集区中的4个都位于滨海新区。
据了解,目前这4个千亩产业集聚区建设已经由“动起来”到“跑起来”。其中,千亩国际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率先启动百洋国际大健康商务客厅项目,在千亩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内,投资15亿元的中国钢研青岛研究院和双创科技园项目基础施工已经完成70%。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在建项目13个,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随产业聚集融合、科技创新引领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区域格局已经开始显示出新的轮廓。
“燃点”或将到来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欢乐滨海城最早于2008年开始开发。当年,一期配套设施工程包括道路综合管网建设、软地基处理和岸线整理三项任务先期启动。2009年,欢乐滨海城作为“后海”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市区重点开发对象。2010年8月,《青岛市四方区欢乐滨海城海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正式向社会公示。按照规划,这里将打造成为青岛主城区西部以商务办公、休闲旅游、商业、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富有滨海城市特色的多元复合型生态新城。
如今十余年光阴似流水,绿地、保利、金地、鲁信、奥润房地产项目纷纷落户,瑞海景园、香槟国际、海德公馆等小区早已实现入住。然而,这一新兴片区的发展却遭到不少居民的“诟病”,尽管最初的区域规划堪称完美,但欢乐滨海城的后续发展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几个多元复合型生态新城还在建设之中,酒店、商务办公没能如愿繁华,商业倒是有所试水,尤尼小镇昙花一现却现已门可罗雀。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曾经与欢乐滨海城“齐头并进”的新都心、李沧东部等片区,早已把欢乐滨海城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坊间甚至有人认为,欢乐滨海城已经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这么好的远景规划、这么稀缺的海景资源,为什么这个片区就没有火起来?”面对欢乐滨海城从来没有真正“欢乐”起来的现状,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区域的“火爆”往往需要一个“燃点”,这个“燃点”可以是一条道路的通车、一座商场的成功运营、或是一所学校的启用,但欢乐滨海城此前的“痛点”就是多年来缺乏“燃点”。
欣慰的是,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多个项目的推进落地就是最好的说明。其中,青岛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滨海学校”已于2017年招生,该区域教育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如今,多条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体量产城融合项目的推进,让人们对向海而兴的欢乐滨海城有了更多的期许,这个建设超过10年之久的特色板块,或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李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