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三角大楼美容记

青岛大学纺织工程学院对面有一座三角形的老建筑——宝利华大酒店,它以三角形的造型被周边居民称为三角大楼,20年前曾经也辉煌过,但如今残破的外立面让它与现代化的都市格格不入。日前,记者从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建筑外立面将进行升级,给老建筑换上“新衣”。

建成20年的大酒店将改造

日前,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崂山区青岛宝利华大酒店外立面改造工程方案。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位于崂山区香港东路22号,项目于1994年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于1997年竣工,建筑地上6层,地下1层。项目原设计为综合办公楼,兼办公和餐饮住宿功能。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筑风格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周边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单位拟结合使用功能对建筑立面进行升级,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但相关指标不改变原规划许可刚性要求。改造方案涉及外立面结构安全等相关问题,需经设计部门承诺,并由房屋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后方可实施。

据记者了解,青岛宝利华大酒店有限公司,2004年08月12日成立,是一家三星级酒店,拥有124间客房、中西餐厅、包间、大小会议室,可承接60~300人的会议。由于多种原因,2018年变更股权,由青岛海逸君卓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00%的股权。

11月25日,记者来到该项目现场,该项目位于青岛大学纺织工程学院对面,呈三角形,被周边居民称为三角大楼。现已改为汉庭酒店,据汉庭酒店前台人员介绍,该酒店内部经过翻新整理,去年开始营业。一楼底商分别出租给麦当劳、赛百味、屈臣氏、烧烤、海鲜、足疗等多个商家。虽然汉庭对酒店内部进行了翻新整理,但外立面难掩残破,与周边现代化的高楼有些格格不入。

新技术为旧建筑“穿新衣”

“香港路是青岛市区最重要、最繁华的海滨道路之一,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青岛的形象。此次宝利华大酒店外观的改造升级将提升周边的美观度和价值,使旧建筑再现生机。”该项目设计单位青岛华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相关设计人员告诉记者,项目新的立面设计凸现现代风格,采用幕墙和干挂浅色外墙板,创造清新的风格。目前房屋经安全鉴定,判定结果是项目在不改变使用功能、不增加荷载、正常使用情况下,承载力和安全性符合设计要求。

据设计人员介绍,干挂外墙板就是给旧建筑外面像人穿件衣服一样,穿上一件不可燃的保暖、漂亮、防雨的衣服,饰面板材采用石材、铝塑板、铝板、氟碳漆保温饰板等多种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观建筑外观造型,整体简洁大方,色彩协调,防尘耐脏,保温节能,抗震性能好,不受热胀冷缩影响,不会脱落,不会有缝隙,安全系数高。更好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适应对现代建筑风格的要求。

据记者了解,香港路沿线不少建筑都建于2000年前后,随着青岛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旧建筑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而大批旧建筑年代久远,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景观风貌。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下,采用新技术对旧建筑以合理的更新、改造替代大拆大建的方式,来达到建筑物焕然一新或修旧如旧的视觉效果,满足新的社会要求,达到节能减排,更可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青岛建筑外立面有“法”可依

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外立面是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主要元素,具有传承城市历史风貌,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青岛城市环境品质、打造建筑精品工程,推进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的精细化、法制化,该局和市司法局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建筑外立面管理办法》,并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要求,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内的建筑外立面设计应当体现城市界面作用,建筑墙体、门窗阳台、广告载体、门头招牌、公共标识、夜景照明、建筑屋顶等应当具有修复及景观效果提升作用。重点区域可以根据时代特色、特点和需要,做好立体景观绿化,提升公共艺术性。建筑外立面规划设计应当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技术要求以及整洁、美化、安全、耐久要求,综合考虑城市景观要求、建筑物性质与功能、建筑物造型及特色等因素,延续城市历史风貌,体现时代精神,注重文化内涵,提升建筑品质。建筑外立面色彩应当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有利于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特色与风格。《办法》还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既有建筑外立面的维护责任人,进一步规范了青岛的建筑外立面管理,为塑造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形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辛小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