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特别提到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痼疾,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对当下的教育环境会有哪些影响?来听听岛城的校长、专家们怎么说。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 让教育评价回归教育本质和初心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看到《总体方案》后很振奋,他认为教育评价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正如方案所言,“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方案的出台可以让教育评价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让全社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办教育。
孙先亮认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方案出台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他希望,今后教育能够更加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特色发展、课程建设、学生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来评价学校。结合方案的具体要求,青岛二中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学校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信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评价导向,在各种评优创先、推荐保送及自招等方面,坚持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学校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贡献度”评价办法,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个性发展,并把自己对社会、学校、班级和他人创造性贡献作为“硬指标”。
孙先亮说,青岛二中将会坚守发展素质教育的方向,凭借教育评价改革的风势,不断创新变革,为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学校的智慧和力量。“改革的关键是要落地,希望各级领导能充分认识到改革的意义,让评价改革来指挥学校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为各级各类学校的特色发展营造空间。”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校长孙焕利: 方案为职业教育发展树立了信心
“《总体方案》的出台从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难点出发,破解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障碍,有助于打通职业学校发展的就业渠道。”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校长孙焕利看到方案的出台后备受鼓舞,他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五唯”影响,“老百姓为什么不想让孩子读职业教育,一是因为观念,二是因为社会地位。此方案的出台从国家层面进行引导,特别提出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孙焕利认为,如果方案能够逐步落地,将会很好地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同时孙焕利认为,方案设计了科学的成才观念,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不只是看卷面成绩,还要注重良好学风的树立。
孙焕利说,近几年,经济职校在改革学生评价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方案的出台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了信心。接下来,学校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方案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进一步改革教师和学生评价,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孙焕利说。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凤瑛: 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实现全面育人
青大附中校长张凤瑛用三个词来形容《总体方案》出台后的心情——兴奋、震撼、激动,“国家进行教育改革这么多年,真正在评价方面亮剑尚属首次”。张凤瑛认为,方案直接触痛当下的教育弊端,有助于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施教、全面育人。“希望接下来,从政府到学校一层层来落实,除了中高考成绩之外,能够给予学校、老师和学生更完善的评价标准”。
张凤瑛告诉记者,教学质量一直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因此这些年她在学校的改革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压力。“学生从进入青大附中的第一天起,我就会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目标告诉家长,让家长们知道选择青大附中并不代表着考试和升学,而是选择了更多的可能性。”张凤瑛说,她一直告诉老师和家长,中考很近,但人生很长,学生在当下的求学阶段,更应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质,塑造无限可能。为此,青大附中特意成立山鹰科学院,邀请国内著名的科学家来校讲课。
张凤瑛希望,方案的出台能够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科学发展的本质,通过改善教育评价标准,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办好教育的大环境,纯生态、去功利、致良知,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全面育人上,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教育生态。
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中心主任、青岛市少年科学院院长聂麦花: 五育并举,劳动教育走进新时代
《总体方案》着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都提出了评价标准。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中心主任、青岛市少年科学院院长聂麦花认为,五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以劳动教育为例,能够以劳树德,以劳益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在国家一系列教育大政方针的引导下,劳动教育走进了新时代。青岛的劳动教育一直是全国的一面旗帜,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聂麦花介绍,青岛有自己研发的劳动教育教材,有丰富的劳动实践基地,并即将成立综合实践教育集团,都在促进劳动教育的开展。但教育评价是最难的,此次方案中提到要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她也期待着能从评价的层面上,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目前,实践中心正在评价体系上做一些探索,包括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目前市内三区来中心实践的学生,其学习过程都会记录在素质评价手册里面,老师的评价还在研讨中,如果这些校本化尝试效果明显的话,有望在全市推广。”聂麦花说,当下中高考试题中也在不断渗透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些都是教育的导向,“新时代培养的人才,应该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主创新的愿望等,我们期待青岛接下来能出台更具体的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