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发现未来之星 | 松立静态交通管理平台让你“慧停车”

编者按

互联网时代之风早已吹遍中国每一个角落。对于企业而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毫无争议的发展方向,大规模制造的传统工业正在与时代道别,具有高成长度的新经济企业则风起云涌中走上舞台中央。发现未来之星,便是在发现风口,发现未来。时代向前,未来已来。

△松立集团运营中心

近几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提速。智慧停车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基建”开始迅速崛起,一批为城市智慧化赋能的新业态也应运而生。松立集团就是较早涉足智慧停车领域的头部企业。它将视频识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与停车场景深度融合,打破车场信息孤岛,将车主、企业、城市管理者有机联通,打造了“慧停车”这一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依托该平台,企业以生态化运营思维,为用户精准画像,并以此为停车入口,扩展智慧社区场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智力”当支点

为企业提供持续动能

近日,青岛市内的泉州路、海龙路等20条路段的1100多个泊位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这些改造的路段中,安装的高位相机和鱼眼视频桩是市南区智慧交通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车辆一旦进入管理路段,感知采集终端会自动识别车牌号、自动记录车辆驶入驶出时间,甚至可以实现自动结算停车费用。这些识别设备就是松立集团打造的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慧停车”的智能前端。

其中,鱼眼视频桩的核心技术是侧向视频识别的功能,而该项技术在智慧停车领域的应用属于全球首创。松立集团品牌推广部总监崔道安表示:“路内停车的采集设备,只能安装在道路旁边,摄像机侧向拍照很难实现图像的清晰识别,而松立集团自主研发的侧向视频识别技术则解决了这一技术难点。”而该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同时为停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及新业态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除了视频桩,松立集团通过自主算法研发,还打造了高位相机、单目、双目、鱼眼、贴地路牙机等智能视频产品矩阵,并适配充电缴费一体机、诱导屏、反向寻车屏等配套设备,可以结合具体停车场因地制宜、按需排布、整体识别率达到99%以上。

“相比较目前国内涉猎智慧停车领域的企业,我们的技术优势相对明显,研发能力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据崔道安介绍,“慧停车”已拥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370余项。慧停车平台也从单一版本到多版本再到城市级最终升级为云架构级。

多场景布局

为智慧交通建设长效赋能

在核心技术的支撑下,“慧停车”不仅在前端设备上更新迭代,同时不断扩展应用场景,针对目前车主停车难、停车场信息孤岛、停车场区域分布、时段分布不平衡及城市管理者管理难等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一大痛点,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也成为保障市民畅通出行、城市高速运转的一个迫切需求,对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松立集团总裁刘寒松接受采访时表示,简单的智慧停车系统,并不能彻底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智慧停车的核心价值在于打通整个城市的停车场信息孤岛,引导车辆停向空闲车位,将车位资源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为政府、企业治理赋能,针对性地将线上线下场景融合。

“慧停车”通过图像视频设别、大数据技术整合城市路内停车资源及商业园区、写字楼、商场、医院、住宅等路外停车资源数据,通过停车管理云平台、运营监控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通信息孤岛,针对性地将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实现车主、车辆、车场及城市停车的精准画像和运营数据分析,为车主带来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的同时,即可以盘活时段性“空置”的停车场,解决停车资源不均的问题,同时也为政府提供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决策支撑和数据支持。

生态化运营

以精准画像引领智慧生活

从“慧停车、慧出行、慧生活”的运营理念出发,松立集团积极开拓汽车后市场服务,“慧停车”APP在提供车位查询、预约、导航、支付等智慧停车服务的同时,整合加油、洗车、充电、维修、保险等车生活服务,以汽车为载体建立起智慧生活新生态。而值得注意的是,依托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停车运营经验,松立集团再打造“慧安佳”品牌,将触角伸向“智慧社区”建设领域。

记者了解到,近期松立集团承担了市南区颐中高山、天福苑、辛家庄铁路小区的“智慧社区”试点工作。目前,人脸识别门禁、周界侵犯侦测、高空抛物侦测、一键视频呼叫、音频识别报警、消防安全报警等智能化系统已经在三个试点小区投入使用。

“而经由这些安全感知、采集设备,系统对社区人、事、物、情信息实现了智能化采集和数字化、可视化、平台化管理”。据崔道安介绍,慧安佳是松立集团推出的“智慧社区”产品品牌,以“智慧停车”为入口,在社区进行的“智慧生活新生态”布局,这也意味着松立集团所打造的“智慧场景”更丰富了。

截至目前,“慧停车”已先后落地北京、贵阳、青岛、上海、郑州、兰州、淄博、泉州、惠州等二十余座城市,运营车场一千多个,管理泊位十二万多,服务车主过千万,积累了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城市交通管理数据和运营经验,为城市的停车体制改革和智慧化升级提供全方位、全区域、全体系的技术支撑。

记者观察

畅游蓝海还靠综合实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2亿辆,按照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的比例计算,我国停车位需要达到2.88亿个,而截至2019年末我国停车位只有1.07亿个左右,巨大的停车需求缺口,导致停车场供需矛盾日渐加剧。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智慧停车行业作为“新基建” 产生的新业态开始迅速崛起。据统计,2019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过亿项目共计29个,其中城市智慧停车类项目有10个,占1/3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以20%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预计2020年内有望突破180亿元。

因此,在这一片蓝海中,像松立集团一样很多企业都已经瞄准先机提前入局。高频、高黏性的场景优势瞬间让该领域的市场参与者暴涨。面对新业态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日益加剧的企业竞争,在这片“蓝海”中畅游也变得没有那么容易。

对于提供解决方案的软件开发者来说,前端硬件识别产品是硬伤;对于停车设备制造商来说,“平台建设”是个问题;对于参与运营的“非专业人士”企业来说,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大批单一企业以及试水“互联网+停车”企业被市场洗牌、淘汰,已是在所难免。而那些同时具备软件开发、硬件产品研发、建设及运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可能会在该领域走得更长远更稳健。

从目前该领域的第一梯队竞争者来看,在智慧停车领域以ETCP和“停简单”为代表的互联网停车领域的两个主要玩家与传统行业里科拓自主研发的O2O平台“速停车”与捷顺“捷停车”正在积极争夺市场。目前来看,“玩家”的免费模式能否持久不可确定,而传统的平台也开始积极迭代。在此大背景下,具备高度融合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局,松立集团从2012年主要做视频技术数字化应用的“松立视讯”,到2014年正式成立松立软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到2015年经过大量模拟运算研制成功的“慧停车”,再到“慧停车”衍生而来的“慧安佳”系列品牌,不断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机遇。

目前来看,该集团已经具备了从软硬件研发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服务的停车全链条供给能力,并以“慧停车”为基,衍生孵化出多个场景式服务,形成了生态型发展思维,深耕智慧停车技术及运营管理领域,为稳固发展夯实基石。目前松立集团已经完成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南、西北等区域的全国化业务布局,并开启了智慧生活生态化战略布局。

在技术自主研发前提下,松立集团已经具备了“先天”和“先机”的优势,作为瞪羚企业,它直冲资本市场,将为智慧停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而其企业发展中的生态思维也将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为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争创“头部”企业的目标贡献更多动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