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粹丨重磅!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出炉

10月12日,五大信披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粹:

经济参考报

头条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迎政策“组合拳”

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出具体部署。业内人士指出,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事关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而《意见》为这一重要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闻

更多改革自主权!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出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1日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十三五”经济新跨越 高质量发展谋新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预计“十三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实现新的里程碑式跨越。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速,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新兴服务业近四年年均增速高达19.4%,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央行下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释放稳汇率信号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悉,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证券报

头条

支持资本市场建设先行先试 扩大对外开放

据新华社10月11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提出,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深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闻要

加速培育“优等生” 资本市场引领创新经济发展

从最初的“老八股”到如今的4000多家上市公司,我国资本市场培育的实体经济“优等生”越来越多。从单一的融资功能到投融资并重,从输血实体经济到助推经济转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角色一步步不断升级。

在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资本市场不仅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还是产业整合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创业创新的“孵化器”,承担起引领创新经济发展的新使命。

易纲: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促进居民储蓄和收入合理增长。相较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保持在正常货币政策区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

推进仿制药创新 破解医保开支难题

截至今年,我国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为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奠定重要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积极推进仿制药创新对于合理控制医保开支有重要作用。

上海证券报

头条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出炉 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了27项改革举措,明确了三阶段主要目标,确定了改革任务书、时间表。

要闻

证监会:多措并举促进股票质押风险化解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近日印发。在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方面,《意见》指出,要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多部门共同参与,强化场内外一致性监管,强化风险约束机制,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网银系统漏洞下“背书”竟“背锅”?企业参与民间电票交易需警惕

近几年,由于电子票据的推广,纸票时代的风险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票据市场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新式造假事件仍不时出现,接收方企业要谨防因“背书”而无端“背锅”。

退保黑产链盯上了车险 已有险企损失千万元

寿险、保证险、航延险,今年以来,“恶意代理全额退保黑色产业链”的身影无处不在。正当保险业举全行业之力追踪不法团伙蛛丝马迹之时,他们却上演了一出改头换面、转移阵地的戏码。

证券时报

头条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综改试点方案出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要闻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国家行动”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公司治理、做优做强、退出机制、疑难问题、违规处罚等为抓手,力抓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

黄金周新房成交平淡收场 二手房市场升温

“十一”假期楼市成交情况备受关注。多家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受网签备案数据延迟影响,重点监测37城新房成交同比微降3%,其中,受惠于返乡置业潮,三四线城市整体好于预期,成交同比增长4%。与此同时,重点18城二手房市场今年黄金周比去年明显升温,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长50%。

证券日报

要闻

年内284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科创板全选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年内28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以预案公告日统计,剔除停止实施和未通过),同比增长24.56%,近七成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其中34家科创板公司全选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机构预测三季度GDP同增5.3%左右 全年累计增速转正

三季度GDP数据即将在10月中旬发布,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31家机构对三季度GDP进行预测,预测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4.4%,预测平均值约为5.3%。

57家公司本周预披露 市场“期待值”提升

“提前埋伏那些三季报业绩或将超预期的精选层股票,重点关注景气度向好的行业。”已成为当下机构一致的投资建议。《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沪深两市三季报预约披露时间表梳理发现,在10月12日至10月17日的一周中,预计有57家公司陆续披露三季报业绩。而这57家公司中,截至10月11日已有12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到8家,占比近七成。

9月份银行永续债发行创新高 8天内6家完成发行

银行永续债发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就在9月下旬短短8天之内,6家银行完成发行。今年以来,永续债发行数量持续大幅增长,截至三季度末,银行永续债发行数量年内已突破30只,这达到了去年同期三倍,发行规模合计高达4613亿元。

来源:新华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