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学思践悟】千年南头古城 今朝蝶变重生

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570余亩,建筑面积约51.7万平方米,有十余处人文历史景观。自东晋设置东官郡,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深圳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

2019年9月,南山区政府和深圳万科成立联合体,重新启动南头古城项目改造,计划分三期、用三年时间打造南头古城,南头古城蝶变重生拉开大幕。2020年8月26日,南头古城一期正式开放,成为深圳网红打卡地。

市北区作为青岛市主城区,自2012年棚户区改造以来,共改造212个项目,棚改腾空老旧房屋100万平方米左右。2019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的原则,加大了历史文化片区项目保护利用,先后启动了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等片区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对比先进城区,我们还存在投资渠道单一、商务开发不足、宣传方式单薄、体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建议:

一是界定好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的关系。成立城市更新改造指挥部,统筹引领棚户区腾空房屋处置、老旧楼院整治、老旧厂房升级改造等工作,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企业参与,确定后期招商引资、运营管理模式,协同推进老城更新工作。

二是处理好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制定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划定城市更新规划单元,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方案,根据方案,采取租赁、购买、新建、改造、合作等多种方式,持有商业网点和楼宇,为产业升级改造提供平台。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赢得企业、居民支持改造,可考虑探索与其签订租赁协议,约定期限可在10年以上,期限内每年给予基本租金,并根据运营情况约定分红比例,既可以减轻政府一次性征收负担,也可降低推进难度。

三是把握好文化传承与改造创新的关系。应发挥人文景观、商业商务、交通物流等优势,不搞大拆大建,积极引进城市运营商,探索“微改造”模式,并探索采用5G、AR、VR、3D、AI等新技术,打造一批沉浸式、再现式、互动式旅游景点,使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

五组 梁学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