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全如是书店举行读者见面会

肖全如是书店举行读者见面会
四月的岛城微风拂面,花枝摇曳。不少人会选择在这个温暖和煦的季节外出郊游拍照,如何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呢?一张照片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4月11日,肖全来到青岛,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带着他的摄影作品集《我们这一代》在如是书店举办读者见面签售会,和众人一起回忆80年代那些熟知的面孔,为岛城人民开启一场视觉盛宴。现场几百名摄影爱好者及读者带着自己的时代记忆前来,全程聆听肖全的主题演讲并与之进行摄影心得交流,肖全签名的珍藏图书也被热衷摄影的读者抢先购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肖全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他的朋友评价他“你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我们这一代》,历经十余年拍摄完成,几乎囊括了所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艺术界风云一时的人物,包括张艺谋、陈凯歌、何训田、谭盾、王安忆、史铁生、陈村、崔健等人。除了图片之外还有文字叙述,回忆拍摄过程中的人和事,使这本摄影集更具可读性。初读之下,肖全那近十万字的絮叨显然有待审慎处理和雕琢。然而,在贴近人物个性和表现瞬间的真实感方面,这种“历史的”同时又极为“现在时”的写作。恰恰表现出比职业作家要大得多的自由度。毫无疑问,这一切产生于镜头之外,作为“回忆”却不作为对画面的补充,它是画面本身。作者奉献这些琐细的文字,目的不在于给媒介提供新的传闻。“我们这一代”于其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作者所见的具体生活情景,而不是奢望。作者生动的描述使得他们不再是“名人”,而是回复到除了其名字被广为传播之外,没有更多与众不同的生活在真实里的普通人。

与文字叙述的实在感和片断性稍为不同,肖全所拍的照片更多地体现出他固有的审美热情。他赋予镜头的使命是拍出一幅幅经典之作,因为获得了“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赞誉。盛名之下,使得他自始至终为拍摄工作制定周密的计划——从时间,地点到人物。这个计划可能始于另外一些照片(如诗人庞德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机遇(如较早时他拍了三毛的系列照片),更归于他所选择和所处的特定文化群落。虽然他不曾写诗和作画,但他认识的诗人和画家比诗人和画家还多。他既作为一个观察者,体验者,在很多时候,也作为一个参与者,直接为这个时代年轻的文学和艺术而工作。如此,他所拍的《我们这一代》就天然地摆脱了纯客观的记录(也许我们应当将他叙述中的某些延伸部分对“审美热情”的附注)。
肖全怀着对同代人命运的关怀,怀着对人本身的同情和热爱,象一道和煦的阳光轻柔地穿过这一代人的生活,用他手中的相机为每一位被访者投射下一幅温存的造像。而他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以及他与这一代人广泛密切的交往,也使得他的照片集超越了个人行为的层次,而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影像工程。肖全,用他的温情和执着,见证了这一代人的生存,折射出了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坚持,而在这一切之上,是对生命的永恒关怀。

【肖全简介】:
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师从马克·吕布,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这一代"的拍摄,项目历时十年。
1991年出版《天堂之鸟:三毛摄影诗歌集》。
1994年为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担任图片摄影。
1995年为杨丽萍的电影《太阳鸟》担任图片摄影。
2006年于北京和上海举办《女人,时间》摄影展。
2010年于北京举办《心动——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摄影展。
2014年《我们这一代》艺术典藏版再版。
2015年3月于成都美术馆举办《肖全:历史的语境与肖像》摄影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