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重温青岛党史 传承红色印记(23)——青啤股票海外上市

63.青啤股票海外上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又说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企业股份制改造有力推进了资本市场的建立,部分经过重组资产优良的国有企业得以优先上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开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在这个大背景下,青岛啤酒遇到难逢的上市良机。

为了搞活企业,当时中央要选择几家国有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经过慎重筛选,国务院选择了上海石化、北京人民印刷、天津渤海化工、江苏仪征化纤、昆明机床、马鞍山钢铁、东方电机和青岛啤酒等9家当时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此时,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带领一班人解放思想,敏锐地捕捉到机遇,积极支持青岛啤酒改制和上市工作。他多次主持有关会议,协调市政府各部门为企业改制扫清障碍,并带队赴北京与国家有关部门请示协商,争取工作支持。由此可见,国家选择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青岛作为第一个H股和A股并行的试点,顺理成章。

1993年7月15日上午10时,当香港联交所大厅内彩色显示屏跳跃出一个崭新的证券代码“168”时,气氛沸腾了!第一家来自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改制并上市的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正式挂牌上市。

通过改制并上市,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港币8.89亿元,人民币6.38亿元,折合人民币共计16亿元;初步建立起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了产权关系,从而为青啤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青啤公司在海外首家上市,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青岛啤酒的产量迅速占据全国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2.3%。而且,这也为国内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积累了经验。

从1994年起,青岛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主旋律,采取出售、兼并、破产、改组、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把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安置职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同步推进。至2000年底,全市共有4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为公司制,国有中小企业累计改制5167家,上市公司达到8家,累计募集资金52.6亿元。通过一系列改革,全市国有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改善、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监管深化、保值增值的良好态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