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到底缺几所大学?

时序更迭,变化永恒。新经济常态下,城市格局的变迁往往在悄无声息中完成。这几年,“新一线”城市概念的走红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当“一线城市装不下肉体,三线城市盛不下灵魂”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共识时,潜力较大的大城市自然而然成为他们考虑的首要目标城市。

判断城市潜力、魅力、内生动力的标准莫衷一是,但有一点被所有城市重视,就是人力资源。换言之,除去经济因素,真正影响一座城市久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在于人,更确切地说,是关键领域的关键人才。

“新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诚意不断加码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实际上,高校毕业生有几成会留下,人才结构是否科学,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有多大,除了城市本身的产业基础与政策引导外,还在于高等教育水平是否与城市长期发展目标相匹配,是否与时俱进,梯队合理。

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新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经济实力强的,高校数量不一定多,譬如苏州、东莞;高校资源丰富的,也未必能笑到最后,比如大量毕业生流向珠三角的武汉。对于青岛来说,高等教育资源一向不太丰富,虽然拥有三座双一流大学,但存在数量不多、知名度不够高、学科特色不够丰富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青岛缺几所大学,缺什么样的大学?青岛高校教育又如何提质,书写城市与大学相互依存的新篇章?

重点城市未必有优质大学

看一座城市的经济底气,首先看它的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而看一座城市的高校教育水准,则首先要考虑它的大学结构与影响力。

也就是说,既要看有多少大学,又要看这些大学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两者不可偏废。前者决定了城市人才蓄水池的容量,后者决定了人才的质量。

一所优质的大学所带来的联动效应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以高校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北京为例,北京不但拥有诸多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且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如果从数字来看,可能更直观且震撼。截至去年,北京拥有高校总数93所,在全国城市高校数量对比中排名第一。世界双一流大学A类全国共36所,北京拥有8所,占比22.2%;985高校全国共38所,北京8所,全国占比20.5%。无论是综合类大学北大、人大等,还是专业性高校如外国语大学、医科大学、艺术院校等,北京都有十足的优势。高校资源多且水平较高,让北京从不缺各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如果再算上源源不断的外来人才,北京的人才储备与城市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良性循环。

优质大学带来的生源很可能变现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在上大学的城市里找工作,是很多毕业生第一位的选择。在如今各地“抢人大战”每年都会上演的关键时刻,与其过分关注毕业生来不来,还不如从源头开始,关注高考生源来不来。

遗憾的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优质大学往往集中于重点城市,而各个重点城市却未必都有优质的大学。

GDP常年霸榜前十但很低调的苏州,高校教育也十分低调,除了一所211高校苏州大学外,其余普通高校只有20多所,本科院校更是极少。东莞、佛山等经济大市高校实力更是薄弱,比与其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的合肥都不如。

相比东莞、佛山等城市,青岛的高校数量虽然较多,但情况其实与苏州差不多,远比不上南京、西安、武汉。据统计,南京有双一流大学12所,位居“新一线”城市双一流大学数量排行榜榜首。而青岛只有一个中国海洋大学是985高校,本专科大学生在校数量更无法与南京、武汉等相比。

应当说明的是,在长期努力下,青岛的高校数量与质量已经有了巨大发展。与本世纪初众人印象中青岛是“高校荒漠”比,如今青岛的高校体系在全省总体领先。(参见弈天下文章《高校引进,没有魔幻只有现实》),那么,青岛的高校教育到底还缺什么呢?

青岛缺什么样的大学

先来探探青岛的高校资源家底。

从一流大学来看,青岛拥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211大学,其中中国海洋大学还是985高校,此外,两所大学都位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此外,山东大学也在青岛设立分校。海大与石油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在海洋科学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领域优势明显。

从公立本科院校来看,根据公开报道,青岛8所高校均开办硕士教育并拥有研究生推免资格,除青岛农业大学外均在省内一本招生(不含各类合作专业及青科高密/青理费县校区)。

在引进高校方面,青岛这些年动作频频,引进目的性非常明确,理工科最受青睐,尤其是海洋科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方面,与青岛的产业发展也相契合。(见弈天下文章《高校引进,没有魔幻只有现实》)

那么,青岛高校问题在何处?

行文至此,笔者想宕开一笔,先谈谈大学的历史积淀、现实功用和价值追寻。

毋庸置疑,城市的个性与大学的品格很多时候是融于一体的。青岛的城市品格具有多面性,但有几种尤为突出,是青岛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记忆点。一是海洋文化,一是开放基因孕育的商业文化,还有就是领风气之先的“时尚”风格。

作为山东半岛龙头城市,长期以来,青岛都是半岛时尚的“风向标”。

与此相对,青岛却很缺乏拿得出手的人文社科类优质大学。

有半岛最为发达的商业文化基因,却没有一所优质的商学院;有长达百余年的开埠历史与对外交流史,却没有一所外国语大学;有“洋派”的生活、思维方式,却没有叫得响的艺术文化类高校。

这些,都是青岛高校发展史中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话题。

什么是未来

今年,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数字,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15座城市位列“新一线”。在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辐射能力等方面,这些城市表现突出,也是区域的核心城市。

有一个说法是:“宁选一线211,不选十八线985”,大城市的产业基础、上升预期、文化生活都优于一般小城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新一线”城市的人才,也在选择的同时锚定了自己的未来。对于他们来说,择一城,就是择一生活方式。

“新一线”城市之位的升级与争夺,不仅仅是经济地位的比拼,更是城市魅力的角力。

在青岛的自身定义中,青岛是青青之岛,是文艺之城,也是“时尚之都”,是可以向世界输出生活方式的先锋之地。青岛要不断擦亮自身的招牌,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高校教育。

与青岛类似的城市当中,大连、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等,都能寻找到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艺术类院校这几类大学的身影,每年输送的人才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这些高校为城市带来了软实力的提升。

但这类高校在青岛是缺失的,甚至连院(系)都很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掣肘。

要知道大学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输送人才,还有涵养城市文脉的功用。引进也不能只看当下,更要着眼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尹文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