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全国第二!华东第一!青岛机场在CAPSE质量提升实践大赛连续三年稳步进阶

9月19日,2025第三届CAQI民航质量提升实践大赛在四川峨眉山圆满落下帷幕。青岛国际机场集团10个项目全部入围决赛,并最终斩获3个钻石奖、6个金奖和1个银奖,最高奖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机场第二名、华东地区机场第一名。

今年大赛特别强调的“论剑精神”和“登山精神”,与青岛机场持续改进、勇于突破的理念高度契合。“论剑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与青岛机场“近悦远来·翼展星途”的服务追求不谋而合,服务质量提升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登山精神”代表着勇于攀登、永不止步,这正是青岛机场三年来在大赛中不断突破的真实写照。从首年参赛到连续三年实现突破,青岛机场人以登山者的姿态,不断攀登服务质量的新高峰。

钻石奖获奖案例

航空安保部——缩短国内客检超时开包员的平均开包时间

航空安保部聚焦国内客检开包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创新开包判图定位和精准取物方法精炼开包员开包技能,实现开包岗位效率提升,减少开包岗位旅客排队现象。将技能融入日常培训中,不断提升现场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并在今后将持续优化技能算法,在新技术、新设备中加以应用。

航空安保部——缩短廊桥操作员到岗平均用时

廊桥保障采取“网格化”派工模式,通过空间重构、流程再造与数据驱动,实现廊桥保障从“人盯人”向“格控格”的转型升级,自2025年2月20日起实施至今,有效解决了廊桥操作员到位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保障效率低等问题,大幅提升了现场运行保障效率。

航空安保部——缩短早高峰时段道口安检的作业时长

青岛机场道口采取“双车双进”运行模式,经过设备升级、空间测算、对策落地、合规性检测,实现了“人车效率协同过检”的运行模式,有效解决了客户车辆等待时间长、员工工作疲劳度大,早高峰效率低等问题,收获了员工和驻场单位的一致好评!

金奖获奖案例

航空安保部——降低安检通道内旅客失物的遗留率

青岛机场聚焦安检通道内旅客物品易遗留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流程优化及管理创新,多措并举加强防护与提醒,显著降低失物遗留的发生,有效提升了旅客通行效率与服务体验,进一步夯实了机场高质量服务基础。

地面服务部、动力能源部——降低行李自动分拣弃包率

青岛机场地面服务部联合动力能源部攻坚“降低行李自动分拣弃包率”。2024年机场弃包率升至2.76%,小组通过更换RFID打印机、修订操作手册、分层培训等措施,2025年1-8月弃包率降至1.30%,为后续自动分拣系统、人员操作建立标准化体系,助力民航行李运输服务提质。

航站区管理部——降低青岛机场失物招领服务问题受理数量

结合旅客实际需求,为解决现场失物物品查找、失物找回等问题,研究失物招领服务问题的解决路径及措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失物信息高效传递,同时提升遗失物品返还率及旅客好评率。

动力能源部——降低自动分拣系统行李破损率

青岛机场为降低行李自动分拣过程中的破损风险,全面优化无动力螺旋滑槽技术的系统性运维与监测机制。通过构建常态化与季节性双修正模型,实现对行李状态的动态监测与精准调控,运维人员可依据秋冬、春夏不同气候条件,动态调整滑槽“挂帘门”配重,有效应对摩擦系数变化,显著降低行李破损与滑槽失效概率。保障旅客行李运输过程更加安全顺畅,旅客满意度和信任度得到有效提升。彰显青岛机场在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方面的领先能力,夯实机场在高效运营和精细化服务方面的品牌形象。

航空安保部——减少安检验证环节旅客信息未录入数量

为解决旅客验证信息未录入的问题,航空安保部通过设备升级、流程再造以及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实现了验证流程升级,以及验证系统与防漏验系统的融合,有效降低了旅客验证信息未录入数量。

公共交通管理部——缩短网约车高峰时段平均通行时间

青岛机场聚焦网约车高峰时段通行拥堵痛点,通过系统性诊断与智慧化改造,创新构建“智能调度+物理优化+流程再造”综合治理新模式。通过实施“双进双出”通道及双站运行模式提升吞吐能力、智能人车匹配系统实现“车找人”精准接驳、强化权限管理净化运行环境等系列举措,成功将网约车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62.4%,旅客出行体验大幅优化,为推动智慧交通枢纽建设树立行业新标杆。

银奖获奖案例

地面服务部——减少备降终止行程旅客廊桥内等待时间

为有效降低备降航班旅客在廊桥内的等待时间、提升服务体验,青岛机场对备降航班保障流程进行了智慧化升级。通过引入手持终端设备、打通系统数据壁垒,实现了旅客信息的秒级采集与同步,确保终止行程的旅客能够快速通关,显著缩短了等待时间。

未来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青岛机场将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以“论剑精神”和“登山精神”为内核的质量提升体系。未来,青岛机场将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优秀实践在全流程、多场景中落地生根;强化人才培养,锻造精通质量技术与服务创新的专业化队伍;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共建,积极输出青岛经验,为民航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机场智慧与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